「樹色蓊蔥。」 為鎮之文巒。
華池峪 縣西十五里,中有石洞,遇歲旱,滴水如珠即雨。
仙人坡 ,縣安李村西南,相傳赤腳大仙至此,今石上足跡深四寸許,俗呼為「神仙腳。」
白石坡 縣西南三十五里。山徑崎嶇,人跡罕至。弘治間,知縣李高開廣為大路,通隰州等處,商樵便之。
平水 縣西北十五里。見《臨汾》。
三交水 縣東南三十里。源出崇山,至興光村西合鄧、梁二水為三,波紋瀠繞。
巢溪 縣東南三十里,即三交水,西注至荊村入于汾。世傳巢父洗耳處。又名洗耳河,又名潁水,旁有土阜,名「箕山。」
丹朱泉 縣西南十五里景村。世傳丹朱插劍于此,拔而得水。
娥英泉 縣西南十五里薛村里。世傳娥皇女英游於此,泉東入汾。
灰泉 縣北二里。泉底皆灰,淘之不盡,其水清洌異常。
靈泉 縣東深泉村,其泉平地湧出,匯而為池,雖旱不乾,雖澇不溢,鄉人以為「靈異。」
飲虹澗 縣南二十里。上有飛虹橋,下通二郎溝,邑人邢雷有《記》。
汾河 縣東一里。按《縣志》,其源出靜樂山,經臨汾流入縣境,南逾太平,至榮河入于河。
石盆溝 龍泉頂畔巨石如盆形,內潔水常盈,人莫見其泉源,雖盛暑大旱不涸。
二郎溝 縣南二十里。有二郎神祠及雲幽洞。邑人范晟有《記》。
八眼井 縣西十八里薛村里。世傳趙宋時村之人賈姓者,刈麻田間,謀鑿井。麻忽白衣老人指之曰:「離此西南一里許可鑿。」少焉白衣不見。二人遂于其地鑿井,無水,再鑿亦無。鑿至八眼水方出,其七眼水俱出焉,遂通流為八眼滿水井。 一在縣東南十里魚池村,一在縣東南四十里張相村。其水長溢流于外,夏月尤盛。《洪洞縣》
九箕山 ,在縣東一十三里。以狀類箕,南向者九,故名。亦名「土山。」
英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圈頭村西北。西望婁山,南連天石,上有「娥皇、女英祠」 ,因以名。
婁山 在縣西三十里婁村西南。北接趙城羅雲山,南對臨汾天石山,屹然孤秀,翠柏陰森,上建「婁山神祠。」
玉峰山 在縣北玉峰門外少東。山自九箕山而來,回龍朝拱,廟貌巍峨,臺閣聳麗,松柏蒼翠。東望霍岳,西面汾川,南對洪崖,真勝地也。洪崖 在縣南安流門外一里許,高聳百尺,形若壁立,望之屹然。
寶崖 在縣東六七里秦壁村東北。四壁巀然高聳,俯瞷澗水。中建三教廟,旁立神祠,爽塏僻靜,孤柏插雲。邑稱勝景,修業者多聚焉。樵牧于此,嘗獲寶錢,故名。明嘉靖二十年,知縣楊九澤奉文築城堡于上。城與壁稱,足以捍禦。
汾河 在縣西北,拱汾門外二里許。北來南流,其水渾濁,臨河居民,穿渠溉田,其利無幾。夏秋雨水瀑漲,兩岸良田崩沒,民甚苦之。舊河身不甚大,今七倍于昔,一望無際,漸徙而東,去城伊邇,抱遠慮者恆憂之。若伐石砌長厚大堤于河右,預為捍城計,是在賢有司。
澗河 在縣南安流門外。發源岳陽縣。其源二:一出縣北安吉嶺,一出縣西北金堆里千佛溝,西南流至故岳陽村。二水相合,經洪洞西流入汾臨河。居民多引溉田。夏秋雨漲,逐年崩塌,臨崖地幾盡。弘治十七年,河水浸塌城垣,知縣鄭選令義官張滿築堤護之,長二百丈,高丈餘,後衝損。嘉靖二十二年,知縣陳宗仁加修砌石,堅固倍昔,迄今賴焉。流至城西南角,四曲三灣,轉北環城與汾水合流處,仍作「迴轉。」 洪邑人文之盛,蓋賴此云。
英泉 在縣西二十五里英山西南麓。水出石竇,深不盈尺,飲亦不竭,俗呼「神泉。」
無底泉 ,縣北八十里坊堆村。陰晦水濁,晴明水清,人溺入不沉,故名。俗傳為「海眼。」
浮山縣
中條山 縣東四十里。南通翼城東烏嶺,北達岳陽草峪嶺,東支遙接沁源界,俗名「橫嶺。」 堯山 ,縣東八里,即中條之西麓,巋然高出,上有帝堯廟,因名。古柏數株,傳聞帝堯曾避暑於此,歷代碑記頗多,每歲四月二十八日,有司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