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7 (1700-1725).djvu/8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置關于此

滏河橋 縣西北二十里,高縣北。

通濟橋 縣西南三十里侯馬鎮南澮河上,橋東西是晉平公與齊景公相會地。《汲冢瑣語》云:「晉平公與齊景公乘至於澮上,見人乘白驂八駟以來,狸身而狐尾,去其車而隨公之車。公以問師曠,曠曰:『狸身而狐尾,其名曰首陽之神。飲酒于霍太山而歸,其逢君于澮乎?君其有喜矣』。」 蓋于是水之上也。

金溝橋 縣西南三十五里,隘口南金溝水上。明萬曆間,知縣王明善建。

懷遠橋 縣南關廂。明洪武間,知縣宮可初修。交橋 縣東南五里澮河上。康熙年間,邑人賈生芝、任之棟募修。

白集橋 縣北二十里。舊有橋,久毀。康熙年間,知縣潘錦重修。按《縣志》,「邑人名曰潘公橋。」 通津橋 縣東北二十里郇村。

虹霽橋 縣東南二十五里,景明村瑞石園西。獻文橋 縣西南四十里,《春秋》晉獻文子建。村有文子廟,今廢。

普濟橋 縣東二十五里,南屬寺。

月橋 縣南二十里任莊。

辛村橋 敬德橋

翼城縣

隆化鎮 縣東四十里。金興定三年,置隆化縣,至元廢。東連烏嶺,西臨翼城,南聯絳縣,北接浮山,此實扼其要害焉。

烏嶺關 ,半屬翼城,半屬沁水。為河東、澤潞咽喉地,置弓兵十五名。巡檢司屬沁水。

關子門 ,烏嶺之南,可以通澤、潞者惟此。蹊徑險阻,較烏嶺尢甚。舊有石門,今廢。

西門橋 縣西關外,舊名「阜順。」

皇清乙亥,地震圮,邑人上官澍復建。

霖公橋 縣北門外。舊名「安定。」

皇清甲子,為水所衝,上官澍復建。澍字霖公,即以名。

其橋

中丞橋 縣北關東門外。舊名「永定」 ,圮于水。

皇清癸亥,邑人上官鉝復建,行人德之,稱為「中丞橋。」

廣運橋 縣北門外冰清鎮東北。知縣鄭之衡易以石,有《記》。知縣陳應富重修。

通濟橋 縣西十三里陵下村東。明天啟間建。崇禎六年為澗水所衝。

皇清順治十二年,邑人王廷諫募建,南徙數十武,增

高丈許

石橋 縣東五里石橋村南,即澮水橫橋。高七尺,橫五尺,縱二丈許。頂僅一石承重,衝漲不漂。相傳魯班建。

偏橋 城東二十五里奉教村,今名觀頭村。世傳漢文帝訪道于河上翁,翁曰:「願陛下偏橋言道。」 帝行至偏橋受教,即此地。又名偏橋莊。永濟橋 縣西南二十里,湛清頭村北。

永堅橋 縣東南二十五里南常村。

普濟橋 城東南十里廟下村。康熙壬午年,邑人高中等募建。

馬冊橋 縣南十八里馬冊橋,即懷遠將軍何斯盛步戰劇賊吳思明處。

敦義橋 澗峽村南。明天啟二年,丁應科建,崔俊有《記》。

信義橋 城東南十里北常鎮小灣溝,順治九年建。

汾西縣

通濟橋 縣西四里水潤鎮南,即汾河。明萬曆間知縣毛炯建。按《縣志》,「夏秋汾水暴發,民艱渡河。」 康熙十一年冬,知縣蔣鳴龍建,造渡船濟之。濟川橋 縣東三十里南關村。

靈石縣

陰地關 縣西南五十里,即南關鎮。唐、宋以來,雄關橫亙。唐太宗取霍邑,曾駐于此。今關廢,遺址猶存。俗稱南關者,因冷泉關在北也。舊《志》載「仁義鎮」 為陰地關者,誤。

冷泉關 縣北四十五里,即古川口也。關外迤北皆平原曠野,入此則左山右河,中惟一線,實南北咽喉之重地焉。有渡,昔按院未裁時,為汾、平兩府迎送之所。舊有宮廨,今廢。

魚兒川 縣東一百二十里綿山之內,與沁源相界,通霍州、岳陽、武鄉、趙城諸處。山川險惡,林木茂密。先是流寇據為淵藪,劫掠焚擄,擾害居民。明萬曆初,議修堡寨,並置巡檢司,未果。郭家溝 縣南二十五里。兩山高峙,中界深溝。明嘉靖間,知府聶豹築臺起樓於溝南,題名「天險。」 並建官廳三楹,及窯洞數十空,以為防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