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7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軍止宿之所。按《縣志》,溝跨一木橋,歲久圮敝。萬曆二年,知縣白夏易以磚石,仍再建弔橋于橋北,深塹以遏敵衝,其舊建關王廟,并擴而大之。兵巡蔡,扁樓之南曰「幽壑岑樓」 ,其北曰「深溝固壘」 ,其西曰「右霍咽喉」 ,而知縣白夏則扁其橋為天險云。

磨兒溝 俗呼磨子溝,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溝東西有墩臺二,在抱腹巖西北,與介休相接。中流砥柱橋 ,在南門外。昔以鐵索繫兩岸,鋪板其上,今廢。其中流臺址尚存。按《縣志》:在縣北門外,冬春石砌,上覆以木,夏初撤去。

天險橋 舊名惠濟橋,在縣南二十五里郭家溝上。明嘉靖間,知縣稍騰漢建木梁,歲久圮敝。萬曆初,知縣白夏易以磚石,仍建弔橋于橋北,深塹以遏敵衝,題曰「天險。」

仁義橋 仁義鎮上。按《縣志》,「冬春木石搭成,夏秋亦撤去。」

永固橋 冷泉鎮西北。明弘治間,知縣黃鑑建。今設。有船。

雙池橋 縣西雙池鎮

兩渡橋 曹村里

索洲渡橋 索洲鎮西

《船圪》塔渡橋 小水鎮西北。

《夏門渡橋 》夏門東。

《南關渡橋 》南關西。

石曲渡橋 在美里。以上諸渡口俱《汾河》經流處。冬春木石成橋,秋夏撤去。

蒲縣

黑龍關 南北依山,中建土城,開東西二門。按《縣志》:「舊設巡檢司一員,弓兵三十名,本縣十名,臨汾縣二十名,後設立防禦把總一員,領兵一百名,駐防於此。」

皇清順治初年,將巡檢裁,以把總駐防。

蒲州

蒲津關 黃河西岸。《水經注》曰:「《汲冢竹書紀年》:『魏襄王七年,秦王來見于蒲坂關』。《地理志》:河中府河西縣有蒲津關。」 據此,則唐以前皆以蒲坂、蒲津為名,故雖在西岸,猶必紀之。

風陵關 州南六十里。《水經注》云:潼關之直北,隔河有層阜,巍然獨秀,孤峙河陽,世謂之風陵,戴延之所謂風堆者也。按風后塚在堆之下,風陵或以此名。王司寇士禎詩曰:「風陵堆上隔風煙。」 即在蒲州渡河時詩。渡在今趙村南,距州六十里。唐聖曆初置關。明洪武初年,設巡檢司,屬潼關衛,今名風陵渡。

蒲津渡 州西門外,今名「大慶關。」

永樂渡 州東南一百二十里,黃河北岸。明洪武四年,設巡檢司,屬潼關衛。

蒲津橋 州西門外。橫跨黃河,即唐明皇所製浮橋。今廢。詳《古蹟》。

通濟橋 州南十里,鐵爐鋪前。

孟盟橋 州東十里。秦將孟明伐晉,濟河焚舟盟師處。

平政橋 州南五里

大市橋 迎熙門外,俗名「弔橋。」

廣濟橋 「彌勒洞前。」 舊有小橋。

皇清康熙元年,水漲橋潰。六年,郡人賈澄、賈濬捐貲。

施石重建

臨晉縣

吳王渡 縣西三十里黃河東岸。昔有吳、王二姓居此,故名。上有吳王寨,即韓信渡河襲魏王豹處。明洪武四年,置巡檢司,今裁。

「夾馬口」 渡 吳王寨南。

貫底橋 縣東南二十里,奉仙宮東。舊在稍東,以石建,制極工巧,因大水衝廢。明萬曆二十六年,稍移舊地,復以石建,係官路通衢。

涑水橋 縣東南坑頭村。舊為土橋。明洪武十六年,主簿張琛易置石橋。

城子埒橋 縣東南三十里中所,通運城鹽車官路。

水頭橋 縣東南二十三里,白社里。

城東橋 縣東南二十里城鹽莊。

城西橋 縣東南十八里,令東里。

白坊橋

胥村橋 縣東南二十里,中所。

勃落橋頭 縣南三十里,勝光里。

杜家營橋 縣東南五十里,群牧里。

土橋 縣東南四十里,右所。

榮河縣

汾陰渡 縣北。「后土祠。」 後金南陽郡王代祀汾陰所設,今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