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隆慶間,知縣陳世寶建。萬曆十四年,大水衝毀,今廢。
禹城東石橋 縣西十五里禹廟前,橫落渠之經流也。明正德間建,萬曆二年知縣陳世寶重建。
卓義橋 縣南五里,舊名「五里橋。」 明嘉靖八年,邑人齊忠義募修,改今名。後因水圮,齊忠義復募修。隆慶四年復壞,知縣陳世寶仍命忠義募修。
弘遠橋 縣西南六里朱呂村,其岸即李綽堰。隆慶間,知縣陳世寶建。
聞喜縣
留莊隘 縣東南七十里中條山上,南通垣曲縣,北接絳縣冷峪口。
南橋 南門外,涑水上。明嘉靖元年,知縣張問行招僧可良募建。知縣李朝綱、閻卓、劉倌、史載德皆有力焉。萬曆間,知縣申田、徐明,增頂石,立柱欄。
皇清順治六年,僧道方、道忻募建。康熙四十年知縣。
佟國琪重修
小石橋 有二:一在大西門外,一在水西門外,東橋 東關外,涑水上。
西橋 縣西三里
《志》橋 縣西三里姚村。明崇禎十三年重建。東鎮橋 縣東南三十里兩鎮之中。明正德間知縣王琳建。
金稷橋 縣東五十里,蘭德鎮東。
橫水橋 縣東六十里,聞喜、絳縣之界。明正德十一年,兩縣協修。
平陸縣
茅津渡 縣東南二十里黃河北傅巖前。明洪武三年置巡檢司。《水經注》曰:「春秋文公三年,秦伯伐晉,自茅津濟,封崤尸而還。」 是也。按《縣志》,又韓信于此以木罌渡軍,襲安邑,虜魏王豹,悉定魏地,即此。
大陽渡 在縣南二里。晉人滅虢時渡河,即此。白浪渡 縣東南一百八十里黃河北。舊置巡檢司。
洪陽渡 縣西四十里葛趙村。
三門七津 縣東五十里。禹鑿砥柱,決三川,有上、中、下三門,上曰鬼門,中曰神門,下曰人門。七津即在砥柱之下,七眼盤旋,乃至險之處。八政橋 縣東北三十里八政村口。明萬曆間,鹽院吳楷、汪以時相繼修。
芮城縣
橫嶺 縣東北六十里,即直盆嶺,係中條山巔,路通解州郡省京畿必由之孔道。但村落遼遠,地最荒涼。明萬曆十四年,知縣趙庭琰創建關帝廟,招道流居之。
皇清順治六年,兵變以來,盜時竊發,要劫過客至十
八年,知縣王自修申請撫院,「撥蒲州營兵二十名防守其地」 ,于是造營房、砌石壘以安插之,屹然一關隘云。
陌底渡 縣東南四十里王村,一名竇津渡,通河南靈寶縣。《水經注》曰:「漢武微行柏谷,遇辱竇門,又感其妻深識之饋,既返玉階,厚賞賚焉。賜以河津,命其鬻渡。」 今竇津者是也。宋時建都汴梁,條山北職貢部使者按行驛路由此,故邵伯溫築待濟亭于河干,以安賓旅。明天啟後,福藩分封于河南府,食河池鹽,歲用船二十隻運載,芮人苦之。今止存船二隻以濟人行及運商取鹽,馱達河南。舊設巡檢司,譏察非常,今仍之。《絳州》。
武平關 州西二十五里。北齊時屯田于此,防周。
南門浮橋 州南門外汾河上,舊以樁板成。明萬曆三十一年,監生許河施易浮橋船版,雖有損壞,隨時修補。
皇清康熙六年,知州劉顯第捐造渡船四隻。本年九。
月修浮橋一座
澮水浮橋 城南五里西橫橋莊舊徵樁板于尉村等四里。明萬曆三十三年,橫橋莊義民賀守貴施易「浮橋。」
皇清康熙四年,知州劉顯第捐造新船。
澤掌橋 :城西北三十里澤掌鎮。
三林橋 :城西七里三林莊。
寨里橋 城北三里。明弘治十八年,知州徐崇德建。
王馬橋 有二,「城西八里,一在南王馬,一在北王馬。」
水西橋 城西北十二里。按《州志》,萬曆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