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水 出雄山下,北流與淘清河合,入漳水。淘清河 自壺關之南界來,凡長治東南山外及壺關南界之水,皆會此河,西流至雄山北麓,與淘水合。
雞鳴水 ,出雞鳴山,會雄山東南隅之水,北流與淘水合。
八諫水 ,出八諫山,會雄山西南隅之水,北流與淘水合。
龍潭 :在城西三十里,亦名「金龍池。」
百榖泉 :在城東北一十三里。有谷山神農廟前。其味甘美,雖旱不涸。
五龍井 在城東南二十五里五龍山下。《長子縣》。
發鳩山 ,一名「鹿谷山」 ,在縣西五十里。下有靈湫,即漳水源。旱禱多應。
羊頭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有石狀如羊頭,神農於此得秬黍。北有穀關,今廢。
潛山 ,在縣西南十三里。有堯廟。
梁山 ,在縣東二十里。
白佛頭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有白石似佛頭。慈林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多林木,有梵宇。慶雲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堯時有異雲見。紫雲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唐元宗別駕潞州時,宴僚佐於壺口山,遙見此山紫雲朝拱,因名。傘葢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望之如傘。刁黃嶺 在縣西五十里。
傘葢水 出傘葢山,北流入漳水。堯水 ,在縣南十三里,東北經縣故城南入漳水。《一統志》作「澆水。」
雍水 出白佛頭山,東流入漳水。
梁水 出梁山,東流入漳水。
濁漳水 在縣西五十里。源出發鳩山。《水經注》曰:「左陽泉水注之,右傘葢水入焉。」 三源同出一山,但以南北為別耳。流經縣南五里,東北經府西南三十里,又經屯留至潞城西一十五里交漳村,與絳水合流,名漳水。至襄垣西南十里甘村,合沁州所出漳河。又至縣東北三十五里,合武鄉漳河,西流經黎城西南二十餘里。入河南林縣地界,與清漳水合。
藍水 在城北二十五里。源出屯留縣之盤山,東流經縣三十里,入長治縣,與濁漳合。
秦水 在縣西方山,流經沁水,東經端氏鎮合沁水。
五龍泉 ,在縣南十六里。慕容永時,以五龍山瑞應與泉相望,因以名泉。東流入漳水。
神農井 在縣東南五十里羊頭山下。《後魏風土記》:「神農井在羊頭山,即神農得嘉榖處。」 蓮花池 ,上黨少蓮,此池數畝為勝遊。在縣北二十里寺前村。
屯留縣
疑山 ,在縣西南九里。魏孝文幸潞,見此山有伏龍,疑而不進,遂斷東麓以壓之。
鳳凰山 在縣南十三里。上有林木,建琳宮。石聚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
三嵕山 一名「靈山」 ,一名「麟山」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三峰高峻,為縣偉觀,相傳羿射九日之所。盤秀山 一名盤石山,在縣西南九十里,以巖谷盤曲名。
霜澤山 ,在縣西九十里。山高霜早。
紫金山 在縣西十五里開璧峪。俗傳為卞和獲玉之所。
浮山 ,在縣北三十里。其山高聳若浮,建夏禹廟。
蓮花岡 在縣北十五里。形如覆蓮,逶迤七十里,有村亦名「蓮村」 ,縣之屏障也。
絳水 出盤秀山之陰,經縣北,東流至潞城界,入漳水。曰「交漳。」
藍水 出盤秀山之陽,東流過長子縣北,入漳水。
蒲谷水 ,在縣西七十里。東流入絳水。
疑水 ,出疑山,伏流至縣西南一里許,復見,入《絳水》。
三嵕水 出三嵕山,東流入《絳水》。
積石水 出石聚山,東流入漳水。
陳水 《水經注》曰:「漳水又東,陳水注之。水出西發鳩山,東經屯留縣北故城。」
高麗水 ,在縣西三十三里。出沁源縣高麗村,東流入絳水。
八泉 ,出盤秀山西北,平地湧噴如珠,東流入絳水。
馬跑泉 ,在縣東北二十里,東流入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