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9 (1700-1725).djvu/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無影岡 在縣南十里。形如覆釜,故無影。潞水 源出微子嶺,西流與漳水合。《水經》云:「潞水為冀州浸」 ,即漳水也。然潞自有源,即與漳水合耳。合後稱潞,至山外,與清漳合,又稱漳。又東潞、西潞。東潞,今之張家灣潞河驛。西潞,即上黨之潞城者是也。唐元宗別駕時,逐鹿於河,鹿迫而入,因逐之,水不及韉,應弦獲鹿後,騎入者溺焉。

交漳水 ,在縣西三十五里交漳村。濁漳水與絳水至此交流,故名。

壺關縣

壺關山 在縣北五里。其近有龍溪山。大約縣境諸山兩兩相合,中如壺形,不獨一山也。鳳凰山 在縣東南五里,以形名,上有聚仙堂。栲栳山 在縣西南五里,亦以「形」 名,與鳳凰山對峙,上有二仙廟。

檀山 ,在縣北三里。唐徐王元禮刺史潞州,曾逐白鹿於此。

馬駒山 ,在縣東十里。石勒時,獲一石如馬形,因名。

風穴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有石竅,深不可測,聽之有風聲,立祠歲祭。

大王山 在縣東南二十三里。元魏時,望氣者言「山有天子氣,太武壘石為三峰以鎮之。」 烏泉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山半有泉,伏地而流,土色頗黑,故名。

三壅山 ,在縣東南九十里。其山三面擁蔽,下有壅水。

紫團山 ,在縣東南一百一十里。常有紫氣見山頂,團團如蓋。旁有參園,今廢為隴畝,有橋樓,淙濯纓溪、白龍潭,西二十里有二仙廟。

安公山 ,在縣東南七十里。昔有比丘安公隱此而卒,山中忽出石槨,土人收而瘞之。

抱犢山 四圍陡絕,山頂有二泉,牛不能上。隱者抱犢登山,長而耕犁。或曰後魏葛榮之亂,百姓抱犢上山,因以名之。非也。王烈入抱犢山,已稱是名矣。南有穴,行三百里,出美陽縣西七十里,名洞口,今在陵川縣界。葢陵川後建曾割壺關地也。

黃山 ,在縣南二十八里。其山色黃,故名東山 ,《漢地上黨記》曰:「東山,在縣東南,晉申生所伐,名無睾。」

羊腸坂 ,在縣東南一百一十里。長三里,盤曲如羊腸。

趙屋嶺 在縣南六十里。獨壓群峰,盡覽太行之勝。

太峪嶺 在縣西南三十里。有鐵礦。

翠微洞 ,在縣東南一百六里。《漢地理志》「樂氏二女修道昇仙處。」

壺水 ,出縣西山下,合各山澗之水北流,又折而西至郡城。

清流水 ,出縣西南山下,東流五龍山東之水折而北入壺水。

《盈盈》水 ,源出紫團山,東流出太行,入林縣界,曰「合澗口。」

沾水 在縣境。《漢·地理志》「壺關有沾水,東至朝歌入淇。」

赤厓流泉 在縣東南九十里。石厓有洞,深一里,洞有泉,土赤色。

惠澤池 在南關

濟眾池 在北關

甘泉池 在縣治東南隅,今名「燕子池。」 明景泰中鑿,成化中修。

龍門池 在縣西門外

平順縣

青羊山 :在縣治,舊多柏,望如青羊。

彩鳳山 :在縣治。山如鳳形,群芳繡錯,春成五色。

龍門山 舊屬黎城,今在縣北八十里。兩山相合,中有大石,常奮蟄焉。

《靜林山 》「舊屬壺關」 ,今在縣境。

《麥積山 》,如積麥,與靜林山相接。舊亦屬壺關,今在境內。

廣武山 ,在縣東。廣武君葬此,故名。

清涼山 在縣安善里。山上建清涼寺。

龍耳山 在縣王曲里。山似龍,兩峰如耳,故名。桃花水 在縣東南一百里,出太行山麓花園村,水石相激,潺湲有聲,東流入林縣界。

甘泉池 在縣城外

南井泉 在縣南山下

好水池 在縣城外東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