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9 (1700-1725).djvu/8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三十八卷目錄

 汾州府部彙考二

  汾州府城池考

  汾州府關梁考

  汾州府封建考

  汾州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三百三十八卷

汾州府部彙考二

汾州府城池考        府志

本府。汾陽縣附郭。

府城池舊名四陽,言日四面照也,世傳曹操建。舊《志》云「祝融城」 者亦此義。周九里十三步,高三丈二尺。門四:東曰景和,西曰寧靜,南曰來薰,北曰永泰。元至正十二年重築。明景泰二年大加修理,隆慶三年增高一丈六尺,通計四丈八尺。萬曆元年磚甃。池環四關,曲折者遇澗引澗,遇泉引泉。東北環汾,深廣各數丈「許。關際城處池寬七八尺,而深倍之。即壘濬土,為之長堤。」 四關寬深又幾三倍。

東關「城 明嘉靖十九年創築,萬曆六年甓其垣。周圍九里有奇,高三丈餘,門六:東曰賓陽,西曰『聯城,南曰迎薰,曰通介,北曰拱極』」 ,曰「通陝。西關城 ,明萬曆十二年創築,周三里許,基廣二丈八尺,垣高二丈五尺,壕深闊各二丈,門四。南關城 ,明嘉靖二十一年築,周圍五里十三步,高三丈,門四。」

北關城 ,明隆慶三年築,周二里五分,高三丈二尺,基廣三丈,門四。

外縣

孝義縣城 ,世傳魏文侯建。元魏孝靜帝時移於西北隅。周四里三十步,高一丈五尺,外有壕,深一丈。明景泰「初典史李進、弘治間知縣張日升、正德間典史韓彪、嘉靖間知縣王錦、劉大觀,各重修。」 隆慶元年,知縣陳情浚壕增城,通甓之,高三丈八尺,厚二丈五尺,方四里。壘臺戍屋,俱增於舊。門四:東賓暘,南嚮明;西秩「成,北拱極俱陳情修。」

平遙縣城池 :「舊城最窄,東、南二面俱底。周宣王時,尹吉甫北伐,駐兵於東北,因隘不能容,展西、北二面。」 明洪武三年重築,周九里十三步,崇三丈,壕深一丈,廣一丈,門六座。三十一年,知縣沈振又修西、北二面,加厚七尺,增高六尺。隆慶三年,知縣岳維華重修,增敵臺九十四座,皆砌以磚。又以六門外各修弔橋,各立磚門。東門二,西門二。隆慶六年,知縣孟一脈甃城以磚。萬曆二十二年,增築甕圈,拆廢南門、北門

皇清康熙二十三年七八月間,因霪雨損壞知縣黃

「汝鈺補修。」 共計城牆二十五丈,城垛一百二十三堞。康熙三十五年至康熙四十四年,逐年相繼修葺。康熙四十五年,沿城植槐柳

介休縣城池 ,城有四門:東曰「捧暉」 ,西曰「臨津」 ,南曰「迎翠」 ,北曰「潤濟。」 周八里,高三丈五尺,根闊三丈二尺,女牆高五尺。西城南城門外有藩門二座,臺高二丈三尺,樓高一丈三尺。城始建自魏靜帝遷朔州,備禦外患,築土為垣。隋末尉遲敬德為劉武周居守,又重修之。明景泰元年,王險、彭鏞復葺之,以備外患,四門磚砌。正德二年,郝槃復為修築。嘉靖改元春,因水患,於城北門外砌磚門,另加鐵柵門一座,以泄暴漲,而水患始免。隆慶元年,知縣劉旁增修。萬曆三年,縣令康又民用磚石砌。崇禎六年、七年、十三年修葺。

皇清康熙十四年,城東面崩三十餘丈,知縣趙端修。

葺。二十五年,知縣李應龍奉。

旨修葺城垣。三十年秋、霪雨、浸塌城東面三十餘丈。

三十四年四月初六日,震塌垛口二百五十四個,俱知縣王填設法重修。

石樓「縣城池 ,唐武德二年建。明景泰元年,縣丞耿祥修,周二里九十六步,高二丈五尺,池深五尺,東南北三門,後增。西一門,周三里零三十步。」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周士章改北門、「南稍門」並建樓。

康熙十二年,知縣任玥于北門建重門,修葺樓臺。

臨縣城池 ,金大定二十四年建,元末湮廢。明景泰「元年,知縣劉本築小城一座,東南二門。正德八年,知縣杜敏增修外城,括牛澗在內,東西設二水門,以洩牛澗之水。嘉靖二十一年,兵備副使趙瀛委官拓築,高二丈五尺,上闊一丈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