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9 (1700-1725).djvu/8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尺,周圍六里五步,甕城、門樓、敵臺、垛口、腰鋪俱備。城東又築堤,高闊丈餘,防湫河泛溢浸城。隆慶元年,知縣吳朝石包三面,其後署印通判蘇騰相繼成功。二十三年,知縣常時芳重修。永寧州城池 ,「秦丁巳年趙武靈王始築。元至元二十一年,河南行樞密院八元愷,郡守尹炳文補築。明景泰元年,州守范賓重修。嘉靖二十年,州守楊瀾增修。周圍九里三步,高三丈五尺,鑿壕深一丈二尺,東、南北三門」 ,隆慶丁卯,巡撫楊巍按臨,見「城廣人稀,乃於東南截其半而新築之,高四丈八尺,長一千二十丈,基厚三丈二尺,頂厚一丈五尺。東南北俱掘深壕,而西面城下有泉。萬曆四年包磚。萬曆二十六年,州守夏惟勤重」 修,改南門於東南隅。崇禎十四年,城濠增浚益深。

皇清順治十四年,西城崩,州守胡朝賓重修。

寧鄉縣城池 ,明景泰元年,知縣梁杲始築,周五里一百八十步,高三丈,闊二丈。門三:東曰「泰定,南曰永寧,北曰慶豐」 ,各建樓於上。西依鳳山,無門。樓有四,西曰「文鳳」 ,北曰「迎恩」 ,東南因門為名。知縣石祥鑿池,深各二丈許。嘉靖二十年,知縣王一言、三十五年知縣賈迪相繼修葺。隆慶二年,知縣李卿於東南北三面各增高五尺,加厚八尺。仍北面。後鑿重壕,廣二丈,深二丈五尺。三年,知縣吳三聘築甕城三,鐵裹門三,更名東曰「賓暘」 ,南曰「迎薰」 ,北曰「拱極。」 萬曆五年,知縣白經自北門起至西隅止,創棚八十四楹,以便守坐。後拆毀無遺。三十六年,用磚包砌。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史具勳,八年,知縣王之儀,各重。

汾州府關梁考        府志

本府。汾陽縣附郭。

金鎖關 在城西三十五里。一名「向陽峽。」 巖險插天,中斷如闢,兩岸壁立,延袤二十餘里。有一夫當關,萬夫莫越之隘,為汾石咽吭。漢晉皆置關守之。明洪武初,設巡檢司。

黃蘆嶺關 在城西六十里。明宣德四年,置關,設巡檢司。為石隰往來大路,險阻多盜。

泰和橋 在縣治東大街北。

古風橋 在南郭中闊,東西與城垣埒,俗呼為「古風洞」 是也。

通濟橋 在城南十里陽城村。

王莊橋 在城東北十里陳家莊。

太平橋 在城北十二里太平村南。

太溝橋 在城北盡善村北。

康家堡渡 在城東二十里。即濟汾河也。攀龍橋 在城西北二里許。

孝義縣

白壁關 在縣西二十里。唐尉遲恭守戍於此。石上有痕若馬蹄,俗傳云「其內有寶,術士夜擊取去。」

溫泉鎮關 縣西九十里高唐山之側。南通吉隰州,北連寧鄉、石州,置巡檢司二處。自高唐以南,為南溫泉,屬隰州;北為北溫泉,屬孝義縣。今名溫泉鎮。

板谷關 在獨但村。《舊志》:「漢文帝置關於此戍守。」

勝水橋 在縣南二里

太平橋 在縣東十五里盧家莊。明洪武中,河徙,其橋遂廢。今以船濟往來,世傳有鐵橋,無考。霍家堡津 ,在縣東南十五里,通介休縣。本縣有船戶。

平遙縣

普同關 ,在平遙縣南五十里普谷口,東南綿,上通沁源,西抵關子嶺,南入岳陽,東接太陽,北連汾普。

文津橋 在縣東八里聚賢莊。

濟遠橋 在縣西十里城西鋪,乃古西河橋也。「中都橋 」 在縣治東,明洪武七年建。

介休縣

關子嶺 在縣東南六十里,與沁源接界。茂林峻嶺,地僻人稀,盜賊不時出沒。舊設巡檢司一員、弓兵三十名,防守其關門。

永利橋 在縣西二十里,亦名「師屯橋。」 跨汾河,為邑與郡之通衢。明正德五年建,萬曆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