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0 (1700-1725).djvu/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年,兵部侍郎吳兌因《大閱》,行縣登城,以邊邑土垣非保障長策,疏請發內帑修包。知縣喬密董役石基甎甃,凡門及甕城二、敵樓四,悉堅麗,高四丈七尺,廣四丈,池深三丈,廣如之,周二里一百八十步。知縣鄭簡重修北樓及東關牆,增築二敵樓。

靈丘縣城池 ,唐開元二年築,周三里二百三十步,高二丈,濠深一丈。明天順二年徙城南三十二步,重築,周五里,高四丈,濠深一丈五尺,門二。正德三年,知縣楊文奎創建東西街,通商賈。東門曰「迎恩」 ,西門曰「鎮櫓」 ,俱有樓閣。嘉靖二十年,因邊外入警,知縣劉永明重修,高厚倍加。隆慶元年重修,高二丈八尺,女牆五尺。萬曆二十四年,知縣于尚絅重修甎包,高三丈五尺,女牆七尺

皇清順治十二年,久雨,城毀,知縣宋起鳳重加修築。

始稱鞏固

廣昌縣城池 ,「明洪武十三年,千戶李貞修,周三里一十八步,高三丈五尺。角樓四,腰鋪十間,東、西、南三門。」 參將王志中新增鎮邊樓三間。掌印千戶孫安「建東角樓土城,高三丈,闊二丈,開東、北二小門。嘉靖三十年,知縣張九功于各門上建樓五,敵臺一十五,鋪房一十五。」 嘉靖二十七年,知縣陳大夏增修關城,高厚《丈餘》。

皇清康熙七年、十年、二十四年,相繼修葺。

左衛城池:雲川衛附 明洪武二十五年築,初設鎮朔衛,其後衛革。永樂七年設今衛,城始完固。周十里一百六十步,高三丈五尺,濠深二丈,門三,無東。門外各建月城,窩鋪五十。自東北及南半面俱屬左衛,西及南半面俱屬雲川衛。

右衛城池。玉林衛附 明洪武二十五年築。初設定邊衛,其後衛革。永樂七年設,今衛城始完築。周九里十三步,高三丈五尺,濠深三丈。門四:東曰「閱武」,西曰「懷來」,南曰永寧,北曰「鎮遠。」上各建樓。外各為月城。窩鋪五十。東半屬右衛,西半屬玉林衛。

陽和衛城池 ,係重鎮也,與他衛不同。明洪武三十一年,中山王築城,周九里三十步,高三丈五尺,濠深三丈,門三:東曰「成安」 ,西曰「成武」 ,南曰「迎宣。」 上各建樓、窩鋪十四,外各建月城。萬曆壬辰,磚包南關,堅且嚴整。崇禎四年,總督魏雲中于敵臺上每面修敵樓六座,磚包壁立,屹然邊鎮。

天城衛城池:鎮遠衛附 明洪武三十一年,因舊城築,周八里二十四步,高三丈五尺,濠深二丈。門四:東曰「泰定」,西曰「武寧」,南曰「迎宣」,北曰「鎮遠」,各上建樓,外各建月樓。窩鋪二十五。

威遠衛城池 ,明正統三年築,周四里五步,高三丈五尺,濠深一丈八尺,四面皆為月城,上建樓鋪三十二。

平遠衛城池:一名《平櫓衛》。 明成化十七年,郭巡撫疊土為之,周六里三分,高三丈,女牆六尺,闊四丈。門三:東曰「東作」,南曰「南訛」,西曰「西成。」上各建樓,外各為月城。角樓四,腰鋪十五,濠深一丈,闊二丈。弘治十一年,守備關祥、指揮燕英節因傾圮,用磚石包砌東、北二面。隆慶六年至萬曆二年,參將袁世傑、趙崇璧相繼通用磚石包砌,樓櫓一新。二十七年,參將賈邦直新築南關土牆,周二百五十丈,高二丈。三十四年,參將郭增輝以山水渰沒民居,用石砌水濠,南北長二百五十丈,深一丈,闊二丈,堅固可久。自此城中居民不被水害。

井坪城池 明成化「二十二年,總督侍郎佘子俊築,周六百六十六丈,濠二丈四尺,闊四尺,南北二門,上各建樓。」

邊堡附

聚落堡 舊府城東六十里。明天順三年築,周三里一百三十步,高三丈一尺。門二:東曰「鎮安」 ,西曰「遠設。」 弘治十三年,增展北面。嘉靖年間,樊繼祖復築。

紅寺堡 ,舊府北五十里。明正統元年築,周一里二十步,高二丈三尺。

高山堡 府西六十里。明天順三年築,周三里十步,高三丈一尺,門二。

沙河堡 府西北六十里。明正統初築,周二里五十步,高二丈五尺。

懷仁堡 府西南八十里。明永樂九年築,周三百五十五丈八尺,高二丈七尺,濠深一丈七尺。趙麻堡 府南一百二十里。明永樂九年築,周一百三十丈,高三丈,濠深一丈五尺。

第三祚堡 府南一百二十里。明洪武七年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