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0 (1700-1725).djvu/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漢靈帝光和元年,中山相咸昶上請別屬也。《地理志》曰:靈丘之號,在武靈王之前。司馬遷、趙敬侯二年,敗齊於靈丘,則名不因靈王起。如《漢注》。欹城 在縣治。《水經注》曰:「靈丘縣有興豆亭,在南原上,欹傾而不正,故世以欹城目之。」

御射臺 在縣治。《水經注》曰:「在靈丘北阜,上有御射石碑,南則秀障分霄,層崖刺天,積石之峻,壁立直上,車駕沿革,每出所游藝焉。」

大勝甸 在縣東六十里。元兵常勝金人於此。寡婦城 ,在縣東北七里。相傳其夫死兵,城多寡婦,故名。或云「周房建城時,遷無夫之妻于此」 ,或然也。

唐昌縣

紂王城 ,在縣東十五里,遺址尚存,內有比干廟。

飛狐洞 在縣北,入懷仁縣界。漢酈食其說高祖「塞飛狐之口」 ,謂此。其東十里有飛狐洞,昔有九尾狐,能飛,每遇鷹犬,則落於此,故名。

飛狐縣 ,即本縣治,後周置。隋改今名。相傳有狐於紫荊嶺食玉粒松子成飛仙,故名。唐屬蔚州。

銅山冶 在縣治,舊置鑪鑄錢,唐至德以後廢。拂雲堆 在古靈州境,堆上有祠。

左衛

《元宮鼎》榆 ,「在衛治真武內。古榆蒼翠,根無所緣,挺生於大鐵鑪之上。」

陽和縣

白登村 在城南二十五里,乃白登縣之遺,漢高祖被圍處,即其地也。

「娘子城 」 ,去白登村二十里,俗傳「曲逆」 以美婦艷,冒頓激《閼支》過而信宿焉,故名。

樞密寨 在西山迤南,峰巒突屼,云青龍觀。春夏間,岸草山花,紅碧欲滴。觀前有懸石絕頂,西有石洞,攀鐵索乃上。詠者曰:「不知通得天台否?鐵索懸崖渡石橋。」 西望,更出高峰,名樞密寨。世遠莫考,或亦出守天雄之遺類耳。

龍泉寺 去陽和縣四十里,唐太宗飲馬處。石洞連龕,水自西而東,環繞入業林。俗傳太宗飲馬於此,二蛇盤𩰚,俄騰雲去。遼、宋間,斷碣存焉。太師莊 在城西北十餘里,係明勳臣英國公張輔食邑。河水灌溉,稱沃壤焉。

《府志》
未載古蹟

大同縣

白登臺 在縣東南,即漢高祖被圍處。

白登廢縣 ,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遼置長青縣,金改白登,遺址依然。

保安殿 在縣治內。金大定五年建宮室,名其殿曰「保安」 ,其門南曰「奉天」 ,東曰「宣仁」 ,西曰「阜成。」 後又建其太祖原廟。

天城廢縣 ,在縣北一百八十里。本雲中縣地,後魏置廣牧縣,遼改曰天城。金屬大同府懷仁縣。

雲中縣 ,在縣南五十里。秦時所築。

梨園 在縣西南二十里,元薛御史果園。古鐵 ,在縣崇國寺井院月臺前有生鐵一塊,闊四尺餘,厚一尺餘,俗傳建城以來,即有此鐵。《渾源州》

故崞縣 在州西二十里橫山左側,遺墉尚存。《水經注》曰:「崞縣故城,王莽之崞張也。縣南面元岳,右背崞山,處三山之中,故以崞張為名矣。」 其西山謂之崞口,北有繁峙故城,王莽之當要也。牧羊圈 ,在州東炭峙峪口山上楊六郎牧羊處。

《壯觀 》,在本州。唐李太白書,刻嵫峽東漥上,筆力遒勁,人多摹搨。明成化十年,府倅鮑克寬建太白祠於崖上。

叢桂窟 在本州。劉撝至其曾孫登進士者共八人,嘗求書八桂堂於趙閑,閑曰:「君家豈止八桂書。」 叢桂窟歸之,久廢。

歸潛堂 在本州。劉祁北歸,築以隱居。

石孔 在嵫峽口內。兩崖古人竅以為橋。古傳禹王治之,俗云「公輸子。」 一夕鑿成,孔不計數。釋迦磚塔 ,在州城內圓覺寺。金時僧元真建。翠屏書院 在州城南七里翠屏山。金狀元劉撝、右丞蘇保衡講學處。今廢。

鳳山書院 在州城西北七里鳳凰山下。明時郡人司務孫聰建,標十二景,曰「鳳鳴亭」 、「翠微樓」 、「得月軒」 、秋香圃、藏書窟、鼓琴洞、「奕棋臺」 、「釣魚磯」 、「碧水竇」 、「彩雲岩」 、「金魚塘」 、「瑞蓮池」 ,久廢。

應州

小有園 在州西康興莊,金節度使康公弼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