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2 (1700-1725).djvu/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雎水 ,在陳留東北四十里,又名隄河。按:《明一統志》,「東經睢州,達寧陵縣」

鐵裏河 在杞縣西南三十五里。

清河 在太康縣南

雙洎河 在溱、洧二水並流,逕新鄭縣城南,又東受黃水,又東受南濮、北濮二水,又東南受龍淵水,又東南受稟水,逕長葛縣城,至東南郭折而北流入洧川界,復東受清泉水,又東南逕洧川城南,受大沼水。又東南逕新汲故城北,東南入鄢陵界,又東北入扶溝界,東注於沙河即汴河。按《明一統志》在洧川縣南,即溱洧二水之下流。

馬蹄河 在蘭陽北五里,一名清河。明楊一清詩:「春濃官柳颺東風,隔岸歌聲款乃中。欲向滄浪同濯足,誰清誰濁問溪翁。」

黃水河 在新鄭北十里。東入於洧。

穀河 ,源出商水西召陵岡,流經項城縣入淮虹河 。項城舊西漢漕河,舊闊十餘丈,歷城內,下達潁水。

潩河 在許州北八里。源出密縣大隗山,名「魯固河」 ,又名「清流河。」 東南入長葛境,逕許州,至臨潁縣入於潁水。

石梁河 在許州西七里。源出密縣山谷中,流至超化寺前,匯為黑白二龍潭,其深莫測。東流至禹州郭連里,逕石固寨南有石梁橋,為許州長葛分界。流入臨潁北境,又名五汲河,東至西華界入潁水。宋名石塘河,漕運許州一帶之粟,達於汴京。按《明一統志》在臨潁縣北三十里,東南入黃河。

清流河 源出許州東秋湖,流經鄢陵、西華二縣界,入於潁。

潁河 源出登封潁谷中,東流經禹州,又名褚河。按《漢書》以陽翟大賈褚姓所居,故名。東過臨潁受潩水,又東至西華,受石梁河水,經縣東南,合汝水,又東南入商水境,合沙水,逕周家口,漸達於淮。按《明一統志》,東經鄭州至襄城縣為渚河。

棗祗河 ,臨潁北三十五里,潁河之支流也。魏棗祗屯田許下,引流灌溉,得穀百餘萬斛,因以名河。

「五里河 」 臨潁北五里,潁河支流。

艾城河 ,臨潁東北三十里,石梁河之北。魏鄧艾屯田,引潩水為河,最宜稻。

汝河 一名溵水,郾以西為汝,郾以東為溵。發源於伊陽天息山,經汝州,過郟縣,至襄縣,始大薄城而行城南門下,橫以石橋,東流經郾城,收灃河、溏河,至周家口東入於淮。按《汝故道》,由汝州襄郾東南至汝南郡,由新蔡合洪河入淮。元季因水勢泛溢,為蔡州害,自武陽截斷其流,約之使東注,水患少寧,故陞蔡州為汝寧府。而汝水之由舞陽而東者,入郾城,土人始呼曰「沙」 ,或傳古之名曰溵也。按《明一統志》在襄城縣南,東流入黃河。

勒河, 一名「土瀘河」,在郾城北一十里,下流入潁。

瑪瑙河 ,源出襄城東朱湖潭,經臨潁、郾城入。勒河灃河 在郾城南二里,源出魯山,東南流,經葉縣南,又東流經舞陽,北至郾城,合於汝河。溏河 在郾城南二十里,出寶峰龜兒山,東北流,經郾城南,合於灃河。

洄曲河 在郾城東南三十里。灃河自城東螺灣渡,北流合汝河。其東南流者又名洄曲,唐吳元濟屯兵之所。《史》所謂「蔡之精兵,皆在洄曲」 ,李愬破之,即其地也。

小洪河 在長葛。源出紫荊山,明流十里,伏流十里,經陳太丘祠東注,至洪庇寨入潩水。河 在長葛西北二十五里。源出新鄭,東南流入長葛,東北入雙洎河。

大呂河 在禹州西南。明巡道曹公所開。玉寨河 在密縣東北五十里,南流四十里入洧水。

洧水 ,源出密縣東南馬嶺山中超化寺東之金花泉,縱廣二畝。泉源湧出山址,東北流受綏水,又東受滴瀝泉水,又東南受承、雲二水,又東受馬關水,又東至新鄭縣,與溱水並流,東至長葛合流,是為雙洎河。明孫元貞詩:「二水並東注,映帶城南北。往來行路人,病涉今猶昔。緬懷乘輿濟,存心惠為德。古道誰復然,川流日不息。」 溱水 ,一名澮水,源出密縣東南平地,一云出雞絡塢,東南流經故鄶城西,為柳泉水,又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