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2 (1700-1725).djvu/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開封府境,歷河陰、滎澤、鄭州、原武、陽武、中牟、祥符、封丘、陳留、蘭陽、儀封,至考城入歸德府境。宋太平興國十年,河決滎澤,始南徙,奪汴水之道以注於淮。金明昌五年,河決新鄉,由太康逕陳州至潁州。元末,又自通許分一支,自陳州商水入南頓,混潁水,東流於淮水。明洪武二十四年,河決原武,經汴城東南至陳州城西,東南經項城入淮。永樂九年濬入故道。正統十三年,又決滎陽,經陳州、項城入淮。弘治間,又北徙。崇禎十六年,河決入渦河。

皇清順治九年。河自復故道 按《明一統志》。黃河舊

在府城北四十里。自西北汜水縣入境,東至虞城縣,下達山東濟寧州界。洪武二十四年,決原武縣黑陽山下,東經府城北五里,又東南至項城縣,出境入淮,而故道遂淤。永樂八年,復疏入故道,自是河分為二。正統十三年,又決滎陽縣,東經府城西南,又東南至項城縣,出境入淮,而城北之新河又淤。元陳孚詩:「千載金湯擁上流,只今惟有荻花秋。江南客子笑無語,閒看黃河繞汴州。」

蔡河 源失考,宋時為漕渠,歲漕上供米六十萬石入京師,兼閔水、洧水、潩水以通舟楫。閔水自尉氏歷祥符合於蔡,是為「惠民河。」 洧水自許田注鄢陵,東南歷扶溝,合於蔡。潩水出鄭之大隗山,注臨潁,歷鄢陵、扶溝合於蔡,凡許、鄭諸水悉會焉。猶以其淺涸,故植木橫棧,及設斗門以節水。建隆三年,詔發丁夫數萬,浚蔡水入潁。其自尉氏北流,至汴戴樓門東,由廣利水門入城,名西蔡河,接閔水,繚繞城內。其從陳州門西,普濟水門出城,流經通、許,復接舊蔡河,名東蔡河,即所謂「惠民河」 也。元至元二十七年,河決祥符,西蔡河上源由是塞。明洪武以來,河屢南徙,淤為平地。惟府城南薰門內東西有河,積水不通舟楫,尚存東西二橋。崇禎末,河決,汴梁併橋亦淪沒。

六丈河 在府城北封丘門外。世傳宋時恐河水為患,故開此河以殺其勢。今湮。

廣濟河 在府城安遠門外,亦宋之漕渠,一名五丈河。唐武后延載元年,引汴水入白溝,接注湛渠,以通曹、濟、兗、鄆之賦,因其闊五丈,故名。唐末湮廢。後周顯德四年修復。至宋太宗,改名廣濟,歲漕東北上供米六十二萬石入京師,於京城之西,夾汴水造斗門,引京、索、蔡河水通城濠入斗門,俾架流汴水之上,東進於五丈河,以便漕運。水門三:上曰「咸豐」 ,下曰「善利」 ,上南曰「永順」 ,元初淤塞。

金水河 一名天源,本京水,導自滎陽黃堆山,其源曰祝龍泉。宋建隆二年,鑿渠引水過中牟,名曰金水河,抵汴城西,其水橫絕於汴,設斗門,入浚溝,通城濠,東匯於五丈河,後淤塞。按《明一統志》「在鄭州城西南二十五里。」

汴河 ,本作「汳」 ,即浚義渠也。一名莨蕩渠。源出滎陽大周山下,受西南諸山谿京、須、索、鄭之水,東流至中牟縣北,與沙水同流,東南至浚義而分一瀆南注為沙,一瀆東注為汴。漢平帝時,黃河南奔衝汴。明帝永平中,命王景修《汴隄渠目》:滎陽東分,疏河、汴二水,令黃河東北流入海,汴河東南流入泗。隋大業元年,開通濟渠,自板渚引河,歷滎澤入汴,又自大梁之東,引汴水入泗,達于淮。渠廣四十步,渠傍皆築御道,樹以柳,名曰「隋堤」 ,一曰「汴堤。」 宋定都汴梁,汴水穿,都中有上水門、下水門,歲漕江、淮、浙、湖之粟六百萬石達京師,常至決溢,設官司之。元至元二十七年,黃河決,始淤塞。舊府治南有汴渠故蹟,即其地也,止存今沙河,一名賈魯河,又名小黃河,受京須、索、鄭諸水,經朱仙鎮呂家潭至扶溝東北受雙洎河水,又東南入西華境,遶城西北、東三面,又東南經李方口西,又東南合潁、汝二河入商水境,逕周家口,又東受清水及柳莊河水,為白馬溝,其南為潁岐口。沙水東流,潁水東南流逕南頓鎮,又東南逕項城北,受瀔水。汾水又東入沈丘境,至潁州復與沙合。沙東逕槐坊店,折而東南,受枯河水。又東逕紙店界首集,入江南太和縣。東由潁北合注於淮。唐李益詩:「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

伯俞河 在府城西三十里。韓孝子伯俞居此。巴河 在陳留北三十五里。明楊一清詩:「一帶巴河縱復斜,孤帆疑是泛星槎。東吳萬里雲濤外,過盡春山直到家。」 按:《明一統志》:東入寧縣界。伊水 在陳留東北二十里,環繞伊尹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