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2 (1700-1725).djvu/8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之殿曰「慶春」 ,慶春與燕壽並,小東華與正東華對。東華門內正北尚廐局,尚廐局北曰臨武殿。左掖門正北尚食局,局南曰宮苑司,宮苑司西北曰尚醞局、湯藥局、侍儀司,少西曰符寶局、器物局,西則撒合門、嘉瑞樓。西曰三廟。正殿曰「德昌」 ,東曰文昭殿,西曰光興殿,並南向。德昌之後,宣宗廟也。宮西門曰「西華」 ,與東華直。其北門曰「安貞」 ,二大石。外凡花石臺榭池亭之細,並不錄。觀其制度簡素,比土階茅茨則過矣。視漢之所謂千門萬戶、珠璧華麗之飾,則無有也。然後之人因其制度而損益之,以求其稱,斯可矣。龍德宮 在府城內西北隅,本宋徽宗懿親宅,潛邸,及即位廣之。中有壺春堂、擷芳園。

延福宮 在府城安遠門內,宋徽宗建。按《明一統志》:「規制精巧,莫與為比。二宮皆毀於金兵。」 太乙宮 有三:一在府城東蘇村,一在府城西八角鎮,一即五岳觀舊址。

景靈宮 ,有二,在府城端禮街之東西。宋奉藝祖以下御容于內。

九成宮 。宋崇寧初,方士魏津律請備百物之象,鑄九鼎。四年三月,九鼎成。詔于中太乙宮南為殿奉之,名曰「九成。」

玉清昭應宮 ,宋大中祥符初建,天聖中,毀於火。

上清儲祥宮 宋太宗至道元年上清宮成。慶曆三年火,其後復修,以宮之所在為子孫之祥,因賜名「上清儲祥宮」 ,命蘇軾撰碑文以紀其事。昇平樓 在府城。宋時大內需雲殿東,舊名「紫雲」 ,乃宮中觀宴之所。明道初,改今名。

望京樓 即府西門樓,舊無名,後以唐令狐綯《登樓》詩有「望京」 字,因名。令狐詩:「夷門一鎮五經秋,未得朝天未免愁。因此上樓望京國」 ,更名樓作望京樓。

遇仙樓 在府城南薰門內。金時有狂僧李菩薩者,嘗就楊廣道、趙君瑞兩家宿。一日大寒,楊與之酒,若愧無以報者。晨起持酒盌出,聞其噀酒聲,入曰:「花開矣。」 已而牡丹果開兩花。時正大四年十月也。人異其事,因以名樓。

明月樓 在府城內州橋東。明洪武十五年,因其廢址為稅課司。

寶津樓 在府城鄭門外,瓊花苑內。

「狀元樓 」 在府城新橋東北。

豐樂樓 在府城內,宋徽宗建,舊名樊樓。宋劉子翬詩:「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如刀解斷愁。憶得承平多樂事,夜深燈火上樊樓。」 按:《明一統志》:「樊樓,汴都酒樓也。舊在城內景明坊。」

會仙樓 在府城雷家橋北。

得勝樓 在府城得勝橋側。

和樂樓 在府城,舊名「莊樓。」

慶豐樓 在府城西北隅。

蓮花樓 在府城西鄭門外。宋時士大夫于此餞別。

《玉川樓 》在府城內土巿子街。

清風樓 在府城西南

宴賓樓 在府城西金明池之右。

鼓樓 在府治西南。臺高三丈,上建層樓,下置甕門,通東西行路。其初建失考,明嘉靖六年修,歷久傾圮殆盡。

皇清康熙二十八年,巡撫閻興邦修。

鐘樓 在鼓樓西,規制與鼓樓同。

岳臺坊 按《宋史》,京師岳臺坊,地曰浚儀,近古侯景之所,《洛誥》稱「東土」 是也。唐開元十二年,遣使天下候影,南距林邑,北距橫野,中得浚儀之岳臺,應南北弦,居地之中。周都於汴,樹圭置箭,測岳臺晷漏,為中數。宋因之。皇祐三年,詔周琮候岳臺晷景,冬至晷景常數一丈二尺八寸五分,夏至晷景常數一尺五寸七分,推衍步算,命曰《岳臺晷景新書》。今其地失考。

信陵館 在府城信陵君延士處。元雷琯詩:「閒過信陵館,有懷信陵君。君去日已遠,誰憐抱關人。輕攜一壺酒,往酬公子墳。墳久漸已平,其木幾為薪。泉扉鎖長夜,千載不復晨。昔為賢俊遊,今為狐兔鄰。豪貴竟安在?念之心如焚。有生會歸盡,但恐後無聞。此意不可必,且醉梁園春。」 同文館 在府城大梁門外。宋時建,以待高麗使臣。

班荊館 在府城封丘門外。宋時建,以待番使。柳林館 在府城東北南神岡。宋時都人遊宴之所,後淪於水。

造字臺 在府城北,世傳倉頡造字之所。唐岑參詩:「野寺荒臺晚,寒天古木悲。」 空階有鳥跡,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