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6 (1700-1725).djvu/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領弘農太守南平公所建。出《水經注》。

柏谷 在縣治西南一百里。中有亭,晉公子重耳出亡,及柏谷,卜適楚,狐偃曰:「不如之翟。」 漢武帝嘗微行至此,見饋亭長妻。故潘岳《西征賦》云:「長徵容於柏谷,妻觀貌而獻餐。」 皆此地也。弘農澗 在縣治西,源出朱陽鎮藏牛谷,會崤澠諸水,北入於河。師古曰:「洪溜澗。」 宋避英宗諱,又改曰鴻臚澗。

斷密澗 在縣治東南一百二十里。即盛彥師斬李密處。

門水 在縣治西南。《水經注》曰:「門水即洛水之枝流,東北出為門水也。」 又東北歷華陽之山,《山海經》所謂「華陽之山,門水出焉」 者也。

菑水 ,在縣治東二十里。《水經》云:「水出常丞山之西北,經曲沃城南,又曲經其城西北流入河。」 閿鄉縣

閿山 :在縣治西南七十里。數峰特出,形勢嵯峨,縣之得名以此。

荊山 在縣治南三十五里。黃帝採首山之銅,鑄鼎於此。鼎成騎龍昇天,人抱遺弓而號。漢武帝建宮其上,唐王顏有賦。

休馬山 在縣湖城。周武王歸馬處。

秦嶺 :在縣治南三十里。起自秦隴。諺云:「秦頭虢尾,太華相連。」 韓愈左遷潮陽,曰「雲橫秦嶺。」 即此。

湖水 在縣湖城西門外。源出秦山,迤邐縈迴,北入於河。

郎水 在縣治西二十里盤豆鎮。自棗鄉峪北入於河。昔曹操以杜畿為河東太守,畿詭道自郎津渡,即此。

玉娘湖 在縣皇天原南。見《唐詩》。

阿對泉 在縣治南。阿對乃漢楊震家僮,嘗引泉灌蔬。因唐吳融詩:「六載抽毫侍禁闈,可堪衰病決然歸。五陵年少如相問,阿對前頭一布衣。」 九龍泉 在縣治南十五里。泉有九窟,源深莫測。唐開元時旱,禱雨有應,賜名為九龍泉。

《府志》
未載山川

洛陽縣

青羅山 ,在縣南三十里。邑神仙王旻常居此。厥山 ,在縣南三十里。

「景陽山 」 在故洛城東門華林園,魏明帝築。今頹阜尚存。

桃花山 ,在縣伊川上。其山野桃甚多,世傳古學仙者所種。

駱駝嶺 在縣東北鳳凰山,取形之相肖,故名。牛吼谷 ,在縣西北八里邙山上。老子跨青牛度函谷關,至此牛鳴,故名。

大隆岡

二隆岡 在縣東關,夾馬營相去二百步許,宋太祖、太宗發祥於此。

郟鄏陌 ,杜預釋《地理志》曰:「河南縣王城西有郟鄏陌。」

鷂店陂 在縣東北二十里。鷂店迤東,洛陽要地,達衛、晉,燕、趙之咽喉也。

白馬坂 在縣東二十里白馬寺西。垂拱中,詔白司馬坂營大像,縻費鉅萬。蘇珦以妨農,上疏切諫,則天納焉。

王村溝 在城西北。相傳「大王村」 乃晉王祥所居故里,此溝以附近得名。

藏馬溝 在縣東南二十里。世傳王世兗破李密,曾藏馬於此。

櫻桃溝 有二:「一在縣正北,去城七里曰小櫻桃溝。一在縣西北,去城二十里曰大櫻桃溝。」 仙臺溝 在城西南四十里,岩伴有石臺三,相去皆二丈有奇,高與岩等,非倚非正,結搆天然。相傳曾有三異人各踞其一兀坐,偶為俗人所窺,遂不復留,歲久今止存其一。

黃河 在縣北五十里。舊屬河南縣,今屬孟津縣,故不詳其事。

金谷澗 在縣西,去城八里,晉石崇別墅。《水經注》云:「金谷水出太白原,東南流歷金谷,謂之金谷澗。」

溫谷澗 在縣北二十里。下有溫泉,源出瓦店,流於孟津縣入河。

龕澗 在縣東。按《薛史》,「李愚避難居河南之別墅」 ,澗近伊闕。

皂澗 在縣西,隋煬帝於此建「顯仁宮。」

諸家川 ,在縣東南六十里。源出登封縣界,西流至姬磨堡入伊水。

九眼泉 在縣北三十里穀城山之東南。一泉有九眼水,九道迸出,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