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6 (1700-1725).djvu/6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崇禎十四年,流寇焚燬殆盡。

皇清康熙四年,知縣范諟重修。

啟聖祠 在進德齋東

名宦祠 、鄉賢祠 俱嘉靖三十六年知縣盧大經創建。

教諭宅 在進德齋東

訓導宅 在射圃東

聚奎樓 學前南城聚奎門上。嘉靖三十三年,知縣劉登創建。四十三年,知縣王訓懸大鐘於上,以接「鼓音。」

川上書院 在城南澗上。前為「兩賢祠」 ,祀尤西川、丘方山。後為崇賢樓,以祀孟雲浦。今廢。芝泉書院 ,呂忠節公建為講學所,在城北芝泉上。今廢。

東社學 在縣治東。嘉靖四十年,知縣王州重建。

西社學 在縣治西。嘉靖四十年,知縣王州創建,今廢。

學田 三頃五十畝。嘉靖四十年,知縣王州創置,勒石於學。

澠池縣儒學 在縣治南。宋末燬於兵燹。明洪武五年,知縣王熙陽重建。天順、成化間,知縣王賓、張重、嘉靖二年,知縣陳緩「相繼修葺。」

皇清順治三年知縣潘沂,至十六年知縣張景先後

重建。康熙七年,知縣鄧琪棻改建。內大成殿五楹,東、西廡各九楹,戟門三楹,明倫堂三楹,尊經閣三楹,崇德齋、達道齋、敬一亭、儀門、庠門俱新建。

啟聖祠 、名宦祠 、「鄉賢祠 」 各三楹,俱新建。教諭宅 、訓導宅 ,俱新建。

文昌閣 移建於《城東門樓》。

聚奎樓 建於儒學正南頭。

鄧公書院 在縣內。知縣劉孚嘉新建。

嵩縣儒學 在縣治西。元至正六年,嵩州同知陳鼎創建,歲久傾圮。明洪武三年,改州為縣,主簿譚景祥修。弘治十一年,教諭牛良、同知縣伍文震重修。

皇清順治三年,署縣事同知鄭倬。十三年,知縣趙景。

融重修。康熙十九年知縣王琰、二十四年教諭李滋「次第增修。」 內大成殿五間,東西廡共十四間,「敬一」 亭三間。康熙二十三年,改建「明倫堂」 五間,又創建「儒林門」 三間,「聖域」 「賢關」 坊二座,「照牆」 一座,八字花牆及週圍宮牆,廟貌巍崇,始稱嚴肅。康熙二十四年,建明倫堂前月臺一座,齋廚二間,就兩廡各修書室四間,諸生始得寢食講習其中。其餘若泮池、「進德齋」 、「修業齋」 以及神庫號房等,俱被焚燬未修。

啟聖祠 :康熙二十三年改建為大成殿。名宦祠 、鄉賢祠 俱未載。

教諭宅 、訓導宅 共三所,俱附《儒學》東西,今皆焚廢。

伊川書院 縣東北鳴皋里。元克烈士希修建,制擬「文廟。」 院之東北有樓,左九賢祠,右二賢祠,今俱廢,惟存先師殿三楹。

皇清康熙二十七年,知縣徐士訥建「兩程子專祠」三。

楹。康熙二十九年,河南府知府汪楫增修大門,二門週圍牆垣,使人知伊洛正學淵源,有自得以考德問業焉。

和樂書院 ,在縣東酒霧頭。始建無可考,今惟存「先師殿」 三楹。

社學二處 康熙二十二年,知縣成旅設。一在城內高都街,一在辛店,康熙二十八年,知縣盧志遜「捐俸延師,使里人俊秀子弟肄業其中。」 盧氏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元元統二年建,末年兵燬,明洪武元年,知縣李子用重建。正統、成化間,知縣張慎、沈源、崔俊修。弘治間,知縣苑秀、李銳重葺。」

皇清順治四年知縣劉瀾,十四年知縣鄒蔭光,先後

重修。康熙九年,知縣胡循綸重修。十九年,知縣蓋《圖》增修。內大成殿五間,東西廡各十間,戟門三間,櫺星門三間,其餘若神庫廚,宰牲房三間,明倫堂三間,典籍庫,致齊所,「進德」 、「修業」 二齋,東西號房二十間,會饌堂俱廢。

啟聖祠 在先師廟左

名宦祠 、鄉賢祠 、教諭宅 、訓導宅 ,俱廢。奎樓 明萬曆乙丑,知縣郭之幹創建。

皇清康熙二十七年,知縣張國卿重建。因其舊址闊

大規模高六丈,上建樓閣,八面宏開。

社學二 一在奎樓後,一在城隍廟西。

陝州儒學 舊在州治東北隅。唐開元間建,後廢。金皇統八年,徙建今所。元末兵燬,明洪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