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6 (1700-1725).djvu/6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十年知州聞人桂重建。永「樂、正統間知州高敏、王繕。天順間同知儀泰、成化間知州顧正、弘治間知州孫賓、汪濬,相繼修葺。」 嘉靖十五年知州閻重修。

皇清順治五年,知州劉世傑重修。康熙十五年,知州

羅錦三十一年,知州甘國璧各重修。內大成殿五楹,東西兩廡:戟門。戟門外為泮池,又外為櫺星門、明倫堂,堂後為敬一亭,堂左右為進德齋、育材齋前為儀門,儀門左右為義路、禮門,堂東為射圃亭。

啟聖祠 在儒學戟門東。

名宦祠 在明倫堂東

鄉賢祠 在明倫堂西

學正宅 、訓導宅 共四所,今俱廢。

文昌閣 在鼓樓上

奎樓 在學宮東南

義學 康熙十八年,知州羅錦建。二十九年,知州甘國璧重修。捐俸置買義田九十畝。

學田 原額地一頃二十畝,除修城濠并河崩水損過地六十一畝七分,現在地五十八畝三分,每年止徵銀一十一兩二錢三分九釐。靈寶縣儒學 在縣治南。宋天聖元年建,元末兵燬,明洪武三年,縣丞陳仁澤重建。自正統至正德間,知縣蔡中、陳順、李嶽、王璵、李恭相繼修葺。嘉靖九年,知縣馬瓚重修。

皇清順治十一年,知縣郭顯功重修,內大成殿五間。

東西廡各十一間,戟門三間,櫺星門三間。門外為泮池。戟門外西為明倫堂五間,射圃亭三間,敬一亭三間,今廢。兩廡之旁為祭器、樂器庫各二間。按靈寶縣學宮逼近南城,文氣弗暢,乃闢墉為門,曰「洙泗。」 宮牆瀕隍之地,有泉三穴。正統中,教諭陳亮疏而為滔滔不竭,味甘洌甲諸水,名曰「育賢泉。」 康熙丁卯,邑令張繼善重修。甃泉以石,護泉以欄,又置橋通泉,名「文通橋。」 教諭惠博勷其事。己已歲暴雨衝崩,橋圯池淤,邑令霍濬遠重修之,砌橋鑿池,較勝於前。

啟聖祠 在大成殿左

名宦祠 在戟門東

鄉賢祠 在戟門西

梓潼祠 在廟左。以上四祠俱知縣江蘩重修。教諭宅 未載。

訓導宅 未載

文昌閣 在櫺星門西,知縣梁儒建。

奎星樓 在櫺星門東,知縣郭顯功建。

桃林書院 :在縣治西。邑令江蘩創建。內祀《梓潼帝君》。

社學六 一在縣治內,一在南關,一在曲沃鎮,一在稠桑鎮,一在虢略鎮,一在川口鎮,俱邑令霍濬遠設立。延邑名士,教民子弟,束修俱捐俸以給之。

閿鄉縣儒學 舊在縣治南,始建未詳。元末兵燬。明洪武二年,縣丞王珪重建。後圮於水。十七年,知縣金源徙建縣治東,即今所也。正統間,知縣劉粹、嘉靖三十三年,知縣楊夢豸同增葺。

皇清順治十年,知縣張三省,重修大成殿五楹。至聖

遺像,世傳吳道子筆鐫石。豎殿內,東廡五間,西廡五間,戟門三間。泮池在戟門外,典史王鋌創建櫺星門三間。明知縣孟周創建明倫堂三間;堂後為校書樓,今廢;廟前為射圃亭,學前為敬一亭,號舍今俱廢。廟東、西為「興賢」 、育材坊,今廢。湯家棟修垣,改題「東曰『騰蛟』」 ,西曰「起鳳。」

啟聖祠 三間。康熙二十五年,知縣方士憲修。「名宦祠 」 在戟門左。

鄉賢祠 在戟門右

教諭宅 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

訓導宅 廢

奎星樓 在學東廢

三希書院 在縣西關。知縣黃之士建,樓榭池亭悉備,今廢。

社學 :在西關覺勝寺內。康熙二十六年,邑令方士憲設立,名曰「義學」 ;捐俸供給。

河南府賦役考上       府志

府總數

《戶口》,原額《人丁》三十三萬六千四百三十四丁半。

原額丁銀四萬一千四百四十七兩九毫二絲零。內除逃亡人丁二十二萬三千九百九十一丁半,逃亡丁銀二萬八千九百六十四兩二錢二分三釐一毫零。

見在人丁一十一萬二千四百四十三丁。《各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