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7 (1700-1725).djvu/10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先師殿,五楹 。殿前東西兩廡、各七間。戟門五間。

俱康熙二十三年,知縣葉日升重修。櫺星門三座,訓導楊遺白重修。

名宦、鄉賢祠 各三間,在戟門左右。前為泮池。舊在櫺星門外,知縣葉日升移於內文廟前。南城開小南門曰「聚星」 ,移文昌閣於東南隅。為魁星樓,增學舍於兩廡之南北,共二十間,皆知縣葉日升修。

啟聖祠 「在大殿後。」

「明倫堂 」 在大殿西。

書院 「一在縣治西,一在賈宋鎮。」 明知縣翁金堂建。

學田 一在晁陂鋪,地二頃四十一畝。一在西臺地一頃五畝九分九釐。一在塚上寺,地一頃八十畝九分。一在賈宋鎮,地二畝三分七釐。一在鳳洋店,地三十八畝五分。一在馬隱寺,地五十五畝七分。一在義井河,地三十九畝七分九釐。以上地俱歸學宮收租贍士。明知縣翁金堂置,後皆荒廢。今墾種二頃八十畝二分五釐,每畝徵銀二分,共徵銀五兩六錢五釐,解督學道轉濟貧生。

唐縣學 在城東南隅,始建無攷。明萬曆辛丑,知縣黃茂以學宮頹敝,首建大成殿。殿前左右為兩廡,前為戟門,又前為泮池,又前為櫺星門。殿後為明倫堂。堂東壁刻臥碑。左翼以齋為「博文。」 由齋而東曰「義路」 ,置司諭、司訓三舍,是為「左儒門。」 右翼以齋為「約禮。」 由齋而西曰「禮門」 ,置名宦、鄉賢省牲祠舍,是為「右儒門。」 並堂而左為敬一亭,並堂而右為啟聖祠,堂後為尊經閣。李長春《記》,明末遭寇毀,至

《皇清》漸次修葺。

大成殿五間 :順治六年知縣李芝英「修」 ;「啟聖祠」 三間 ,順治十二年知縣吳璞修;戟門三間 ,「知縣吳璞修。」

「泮池 」 ,上有「白石橋。」

櫺星門 以石為之

名宦祠 「知縣田介修。」

《鄉賢》祠 邑人韓應琦修。

明倫堂 ,「知縣吳璞修。」

文昌祠 在縣治東

魁星樓 在南城上,今圯。

教諭訓導宅 俱廢

泌陽縣學 在縣治西大街北。宋熙寧間,改驛基為之。元大德初,縣尹程仲賢重修。明洪武初修建,歷永樂、天順間復修。皆見《舊志》。嘉靖乙丑知縣龔芝、萬曆庚辰知縣郭祺,皆重修。崇禎庚午,知縣高岸又重修。裕州吳阿衡記。明末寇亂頹毀。

皇清順治丙申,知縣溫如玉重修。康熙丙寅,知縣莫

國芳修葺

先師殿,五楹 :殿前兩廡各七間。戟門三間。名宦、鄉賢祠 原各三間,今缺。

啟聖祠 三間

文昌祠 三間

明倫堂 在文廟東

教官宅 新建

魁星樓 在城東南隅

社學 在西門內街

豐羽書院 在縣治西關街。萬曆年間,知縣周維翰建。經房花園,極盡其致。明末流賊焚毀學田 ,在城北二里。萬曆間,故營繕所所正焦弘祖捐地五十畝,每畝租銀八分,共銀四兩。明末寇變,佃戶俱亡,今悉荒蕪。見《縣志》。

桐柏縣學 。明成化時建。縣初置,僅建殿廡、戟門、啟聖祠。萬曆三十八年,知縣吳勳增建名宦、鄉賢二祠,豎魁星樓。崇禎中,知縣江海晏建明倫堂,歲久廢頹。順治十一年,署縣事南陽府通判歐陽世隆重修戟門。康熙十二年,知縣陳堯澤修啟聖祠。十四年,知縣酈逢時修大成殿兩廡。二十九年,署縣事鄧州同知張萬言修泮池教諭宅 在文廟內。

社學 在平民南街

學田 :一,買民黃存祐地八十八畝。一,買民萬燦地一畝六分九釐。每畝納租銀七分,共銀六兩二錢七分五釐。一,平氏店南街社學屋後餘地四畝,招民耕種,每年租銀八錢。一原公廟後餘地七分,招民墾種,每年租銀七分。一、社稷壇西稻場一區,招民耕種,每年租銀八分。以上租稅俱交儒學收用。

鄧州學 舊在外城東南隅,始建無考。金正大元年,節度使知鄧州某重建,趙秉文「記。」 元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