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百四十七卷目錄
南陽府部彙考一
南陽府建置沿革考
南陽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南陽府星野考
職方典第四百四十七卷
南陽府部彙考一
南陽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本府
禹貢 豫州之域,在周為申伯,應、鄧二侯之封。春秋時併於楚。戰國屬韓。秦取韓地,自漢江以北置南陽郡,以在中國之南而居陽地,故謂之南陽。漢因秦制,領於荊州刺史。東「漢光武起兵舂陵,立更始於淯水上」 ,即此。後天下既定,亦置南陽郡。曹魏因之。晉改郡為國。劉宋復改國為郡,屬雍州。後魏、西魏俱屬荊州。後周屬豫州。隋初罷郡置鄧州,尋置南陽郡。唐置鄧州南陽郡,以山南道治之。宋為鄧州武勝軍,屬京西南路。金屬南京路。元改南陽府。明因之,領州三,縣十。成化十年改汝州及魯山等四縣,直隸布政使司尋增置南召、桐柏、淅川三縣,屬南陽府,
皇清初因之。今裁南召縣,領州二,縣十
南陽縣〈附郭〉
周申伯國。戰國為韓宛邑。秦置宛縣,屬南陽郡。漢武帝以霍去病功冠諸軍,析冠軍縣封之。東漢、三國、魏皆因之。晉改郡為國,縣屬如故。南北朝南宋改國為郡,屬如故。後魏析置上柏縣,後周省宛縣入焉,尋又改為上宛縣。隋開皇初,始改為南陽縣,屬鄧州,尋罷州,仍屬南陽郡。唐武德三年,以縣置宛州,後廢州,復置縣,屬鄧州。南陽郡,宋、金俱屬鄧州武勝軍,元屬南陽府,明屬南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一里。
《鎮平縣
漢置安眾縣,屬南陽郡。東漢因之。晉、南北朝、隋、唐、宋俱廢為穰縣北鄉地。金初置陽管鎮,至大五年,始改曰鎮平縣,屬申州。元屬南陽府。明初省入南陽縣,尋復置,仍屬南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七里。
唐縣
漢置比陽縣,屬南陽郡。東漢因之。晉改郡為國,以縣屬焉。南北朝劉宋屬廣平郡。隋大業初,置淮安郡治此。唐初置顯州,後以為唐州淮安郡,縣屬如故。五代唐因之。晉改泌州。漢復舊。宋、金俱屬唐州。元至元三年,廢比陽縣入唐州。明初降州為縣,改屬南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里
唐縣
漢置比陽縣,屬南陽郡。東漢因之。晉改郡為國以縣屬焉。南北朝、劉宋屬廣平郡。隋大業初,置淮安郡治此。唐初置顯州,後以為唐州淮安郡,縣屬如故。五代唐因之。晉改泌州。漢復舊。宋金、俱屬唐州。元至元三年,廢比陽縣入唐州。明初,降州為縣,改屬南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里。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里。
南召縣
周春秋楚地,漢、晉俱屬雉縣地。今府地北有雉城,即此。唐屬向城縣地。宋、金、元屬南陽縣地。明初,置鴉路鎮,屬南陽縣。成化十二年,析南陽縣北境置縣,因地有「南召店」 ,故名,屬南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里。順治十七年裁。
桐柏縣
夏禹貞導淮自桐柏,即此。漢置復陽縣,以在桐柏大復山之陽,故名,屬南陽郡。東漢因之。隋始改縣曰桐柏,屬淮安郡。唐武德初,置純州。貞觀元年州廢,以縣屬唐州淮安郡,宋金俱仍舊。元至元三年,廢縣為保,併入唐州。明初,置桐柏鎮成化十三年,復置縣,屬南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里,
鄧州
周春秋時鄧侯國。秦為穰邑,封丞相魏冉為穰侯,即此。漢置穰縣,屬南陽郡。東漢、三國魏皆因之。晉屬義陽郡。南北朝、劉宋屬新野郡。後魏因之。隋開皇三年罷郡,始置鄧州治此。大業初,州廢,以縣改屬南陽郡。唐乾元初,復改鄧州,縣屬如故。五代梁置宣化軍。唐改「威勝軍」 ,周改「武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