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8 (1700-1725).djvu/1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十王廟碑記》
李蔭

內鄉西南百二十里堡南堡即古順陽郡縣地也。舊 有十王廟。余嘗過其所,則座無神主,碑無姓氏,叩之 土人,咸云唐忠國師在京圓寂,歸葬白崖山黨子谷 香嚴寺。時有十王護送至此,愛其名勝弗忍去,故世 傳「十王九不回。」蓋訛傳已久,不自知其為烏有之說 也。余稽諸往牒,取十王之有姓氏者實之,庶不終於 鑿空而虛設此廟貌耳。其一,漢桓帝延熹三年,封河 間孝王子三戶亭侯博為任城王。晉杜豫《左傳註》,「三 戶,今丹水縣北三戶亭。」《一統志》載,三戶城、丹水城,並 在內鄉縣西南。其一,晉武帝太康元年六月,封丹水 侯睦為高陽王;其一,太康十年,徙扶風王暢為順陽 王;其一,宋文帝第十八子休範封順陽王,俱出《通鑑》。 其一。北魏封蘭廷為順陽王,出《魏書》。其一。北齊庫狄 迴洛,代人也,昭帝時封順陽郡王,出《鄧州志》。其一。唐 太宗貞觀十七年,徙東萊王泰為順陽王,出《新唐書》。 其一。唐宣宗為光王時,武宗忌之,因脫身至香嚴,智 閑禪師,令剃髮為沙彌,出《佛祖統記》。以上八王,或自 此中改封他處,或自他處來詣此中,爵位尊崇,亞於 天子,然未必有功德及民,可百世祀也。此外獨有名 將而異代追封王爵者二,洵可當祀典無歉,故特表 而出之,以補十王之數。其一為義勇武安王關雲長, 漢昭烈帝時為前將軍,領襄陽太守,順陽屬焉;其一 為鄂忠武王岳鵬舉,宋高宗時收復襄陽唐鄧等六 郡,為湖北荊湘潭州制置使,順陽固鄧地也。時鄉人 請余文,將勒之石。余謂耆老主廟者曰:「若誠以其功 也,則止祀關王、岳王,庶不歲耗若等血食;若仍徇其 名也,則并前八王祀之,亦無不可者矣。」因作《迎神》《送 神》二闋,以綴諸碑末。

維神之來兮,雲旗前掉。群巫迓之兮,作山鬼嘯。狐兔 遁逃兮龍首蜩蟉。赫赫厥靈兮,無隱弗照。於萬斯年 兮血食此廟。右迎神

維神之歸兮陟彼紫空。粵擊我鼓兮聿考我鐘。似多 悅懌兮庶我怨恫。白扶林叟兮黃舞村童。以報以賽 兮懿茲歲功。右送神

按明萬曆四十二年,頒賜帑金印造《伏魔經懺》,命全 真道士周元禎賫至茅山,有神宗敕書:「關聖帝君位 證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道壇朗靈上將,三 界馘魔元帥,以宋忠臣鄂王岳飛代其釋教伽藍崇 寧護國真君,以唐忠臣鄂公尉遲恭代敕。」今存句容 縣茅山。是關帝既進位帝君,岳忠武王又補位天將, 若與世俗尋常王子同祀,反覺褻瀆。況北魏尚有順 陽公元郁,追贈順陽王,謚簡;又有順陽王元仲景,暨 《碑文》所敘八王,恰足十王之數矣。

《重修雲虹橋記》
吳阿衡

君子之政,欲垂千萬世永賴之利,在刱者固難,而因 者為尢難。何也?創者起於一時喜功之心,宿名利物 者皆能銳意而為之,因者起於致果之志,自非毅然 勇肩,孰肯竣前人半隳之功,而成前人將湮之名乎? 故曰:「因之者為尢難」也。夫人情宿名之心多有餘,致 果之志多不足。汨於名,其中多紆緩而不堅;歉於果, 其外多濡苒而不決。故不有非常之舉,而欲臻晏如 之成。辟之澤輿而陸楫,力倍而勢阻矣。昔子產濟溱 洧之車,王尊頓河濱之駕,豈不稱惠澤及人哉?若以 語於大人,德施之普,永賴之仁,尤有遺議焉。夫張弛 日變也,興廢時有也,且必嗇而取諸獨,危而叢諸已, 心思既竭,力任不繼,抑又難矣。況以蘧廬視官,以秦 越視民,前者委後而姑待,後者視前而習常,又奚語 於大人可傳之功乎?宛之東北境裕州者,天下之子 午道也。州治之東不十武,有潘河居市廛之會,洪流 劃中而分之,兩涘之民如居半玦。霪雨泛漲,山溪四 注,則滅淢不可渡。淺涉厲深而病,行旅狎至而阻。舊 有津梁,刱自唐藩未幾傾圯,後數十年為郡人黨學 博重修,尋亦頹塌。萬曆壬子間,秣陵許侯來守方城, 謀復修之,人蒙利賴。至泰昌庚申,閩中侯侯來遂撤 木而欲易以石。甫事經營,而會侯以事去。迄壬戌,南 陽少郡伯崇陽孫公來攝州事,見之惻然,乃與州貳 守蜀黔江朱君議曰:「闤闠之間為阱,弗治,若政務何 終橋之役者,君其任勿辭。」朱君曰:「唯唯。」尋咨於士庶 曰:「以橋梁而工廢,半途設暴漲再至,不幾併前功而 棄之乎?」眾難之曰:「苐所規者大,必廣儲財貲,多合人 力,乃可即工。」朱君曰:「否,否!以濟民者勞民,吾則不忍; 以時絀而耗公帑,吾則不敢。吾實貳茲郡,而上是煩, 吾又所不欲。吾業思之熟矣。必得其植,乃」可為民望; 必圖其費,乃可省公需;必身先且勞,乃可無慢期。遂 復於孫公,各捐俸若干緡。遠近望而赴者如騖矣。於 是召勤事者課直授規曰:「計料幾何?工幾何?予取予 求,不爾靳也。浮食愒日,則實爾尸之。」朱君躬自督勵, 暴衣露蓋,星出晦晏而後巳。郡安堵,若不知有是 役者。工凡三閱月而告成。悉易木以石,勢合五券,鞏 壯堅固,中亙數武,水流益闊而平,湫潦洶湧,萬眾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