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0 (1700-1725).djvu/1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此西分一支二里許曰鳳凰原,上有臥牛臺。邵堯夫、章子厚辨牡丹於此,牛氏卜居其下,門多士官。

商山 在州東南九十里。形如商字,故名。亦名商洛山。一曰地肺山,即秦時四皓隱處,以其有避世之智,又名智亭山。舊祠廢,真塚存。

冢嶺山 ,在州南六十里。《水經》謂之「讙舉山」 ,洛水所出。

熊耳山 在州西四十里。東西兩峰似熊耳,故名。伊水所出。

高車山 在州西南五里。漢惠帝高車駟馬迎四皓出,故名。舊云「高東」 ,誤。按《州志》:「兩峰如駝,亦曰駝峰」 ,俗名雙妳山。土中常得矢鏃,蓋古屯兵處。

良餘山 ,在州西南九十里。一名「秦望山」 ,乳水所出。

竹山 ,在州東南二百里。丹水所出。

武關山 在州東一百八十里。武關設於其間。按《州志》,「少習之墟,山道阨險,係入秦小路。」 大雲山 在州西北十五里,最高名戴雲峰,欲雨先雲。一名搠刀。相傳四皓所隱,人推其有避世之智。亦名智亭山。按商山亦名智亭山,此亦名智亭山,未知孰是,姑並存之。

鳳凰山 在州境,下有臥牛臺,相傳邵康節、章子厚翫牡丹處。按即金鳳山分支也。

和山 在州境。《左傳》「左師軍於菟和。」是也。按《州志》,在州東一百一十里,即資峪嶺。

文筆山 舊名文屏山,南二里,正對學宮。撫治蘇紫溪、知州張極建三塔以象「三筆」 ,改今名。學宮地聳,憑檻南望,城環一帶,筆插三峰,誠文峰之勝概也。

三台山 ,西連文筆山,正對鎮遠門,其形如龜,亦曰「龜山。」

龍山 在州東五里。山自北來,落脈於丹水之崖。

東巖山 在州東北里許,有大小趙峪。峪行七八里,有山曰「東巖」 ,對仙娥溪北之西巖而名。有水曰「東溪」 ,李白寓商時幽居之所。

爬樓山 在州東五里,相連龍山最高,為城東蔽。旁有水曰「蓮花池。」

觀音山 在州東七里,石巖中有洞。

囷石山 在州東北十五里。形盤曲如囷,巖阿深邃,意前人隱逸之地。

中阜山 在囷石山之北,群山環抱,俗名「北山。」 燕子山 在州東五十里襄王溝內。山上有龕,高百丈,兩山相合而成,上戴懸崖,下臨深壑。土人傍山鑿碥,轉曲而入,避兵於內約六十餘家。每值雨,水從中出,鑿石井以貯之,不可勝用。龕後兩岔若雙尾然。又元鳥冬多蟄此,故名「鵰崖山 。」 燕子龕迤南百餘步,兩山壁立,高數百仞,相去丈許。土人相其南山,鑿石為路,路絕處懸梯以躋,復橫木設板,凌空而行。約百丈得巖,可容五十戶,避兵其上,賊不敢仰視。

五峰山 在州東北七十里。宋楊文廣征南,屯兵於此。

棣花山 在州東七十里,以地多棣花得名。出蘭草。

朝陽山 在州東七十五里。俗名兩嶺子。伯牙山 在州東百里。山聳拔,徑紆折,俗呼白鴉山。頂有元帝祠,古木森羅,蒼苔堆積,樵子刈薪其上。嘗於風起雲作時,隱隱聞絲絃聲,覓之不得。明崇禎初,好事者陟其巔,得斷碣於敗葉中,上鑴「伯牙」 二字,大如斗。意牙常游觀至止,故琴韻鏗然,迄今未絕。昔人因以地為人重而志其名歟。

雞冠山 在州東百里,係龍駒寨主山。

孤山 ,在州東北九十里,商南連界。

白陽山 在州東南二百九十里。再南為石巖砦,與商南、呂灣連界,三國廉、康所據,為避兵地,夙稱「天險。」

娥眉山 在州南一里

丹巖山 ,在丹水之南,山悉赤壁,霞舉若紅雲,秀芙二岫更為奇觀。

雞籠山 ,在州東南三里。古寨地,今猶稱「雞籠寨。」

天柱山 在州南五里。邵康節最愛此山,因僑寓卜居於此。

楚山 、乳水之南山,皆曰「楚山。」 自劉峪口以下,丹水之南山,亦皆曰「楚山。」

安武山 ,在州西南五十里。其水南流,地多羙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