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0 (1700-1725).djvu/8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禹貢》「導河至于華山之陰。」 即此。周戰國時,為魏陰晉地。秦惠文王更名寧秦。秦因之。漢高帝八年,更名華陰縣,以在華山之陰,故名,屬京兆尹。東漢屬同州弘農郡。晉因之。隋因之,屬京兆郡。唐垂拱元年,更名仙掌縣。天授初,析置潼津縣。神龍初,復曰華陰。上元二年曰太陰。寶應元年,復故名,屬華州。宋因之。金因之,屬金安軍。元因之,復屬華州。明仍為華陰縣,隸西安府華州。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七里。

蒲城縣

周宣王時,為賈國。秦為重泉縣。《史記》:秦簡公城重泉,即此。漢因之,屬左馮翊。東漢復為重泉,屬左馮翊。南北朝後魏省,屬京兆尹,又于此置南白水縣。西魏改為蒲城,以縣東有蒲池故名,屬同州。隋因之,屬馮翊郡。唐開元四年,以縣之豐山建睿宗橋陵,改為奉先縣,隸京兆府。十七年,陞為赤縣。天祐二年,復屬同州。五代周屬京兆府。宋開寶四年,仍曰蒲城。天禧四年,隸華州。金、元皆因之。明仍為蒲城縣,隸西安府華州。

皇清因之,編戶五十四里。

耀州

秦為內史地。漢為祋祤縣,屬左內史。武帝屬左馮翊,後廢。東漢復置。魏文帝自寧州彭原縣界徙北地郡於此,其縣遂廢。晉為泥陽縣,屬北地郡。南北朝後魏初,於泥陽置北雍州。西魏改為宜州,又置北地郡,尋改為通川郡,領宜陽縣。隋開皇三年郡廢,以縣屬宜州。六年改宜陽為華原縣。大業三年州廢,縣屬京兆郡,又於縣置宜君郡。唐武德元年,罷郡立宜州。貞觀中,以華原、同官二縣屬雍州。垂拱二年,改為永安縣。天授二年,又以永安諸縣置宜州。大定初,州廢。神龍初,復為華原,隸雍州。天祐三年,李茂貞僭行墨制,以華原置耀州,建義勝軍節度。五代梁改曰崇州,又改靜勝軍。唐復為耀州,名順義軍,析雍州之富平、三原、雲陽,同州之同官、美原五縣屬焉。宋初為感義軍,改感德軍。元祐三年,復置耀州。金為耀州,屬西安府。元因之。至元間,以華原縣省入,領縣三,曰富平、三原、同官。明仍為耀州,隸西安府。領縣一,省。

皇清因之,編戶六里。

同官縣

漢為祋祤縣地,屬左馮翊。晉為頻陽縣地,屬馮翊郡。苻堅於祋祤城東北銅官川置銅官護軍。南北朝後魏太平真君七年,罷護軍,置銅官縣,屬北地郡。莊帝永安元年,屬宜君郡。後周武帝建德四年,自銅官故縣徙於今治,改曰同官縣,屬宜州。隋、唐俱因之,屬京兆郡。五代梁開平二年,自京兆府析隸同州,同光元年,隸耀州。宋因之,屬華原郡。金、元俱因之,屬耀州。明仍為同官縣,隸西安府耀州。

皇清因之,編戶六里。

乾州

秦為內史地。漢為左馮翊之池陽縣地。東漢因之。晉屬扶風郡。南北朝、後魏為寧彝縣,屬咸陽郡。隋改寧彝曰醴泉,隸京兆郡。唐文明元年,析醴泉、始平、好畤、武功、豳州五縣之地,置奉天縣,屬京兆郡。乾寧二年,改置乾州,以地在長安之西北隅,故名。五代梁為威勝軍。後唐罷軍名,後為乾州,屬鳳翔府。宋屬永興路。熙寧五年,州廢。政和七年,更名醴州,改屬環慶路。金復為乾州,屬京兆府路。元屬奉元路。明因之,隸西安府。領縣二: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四里。

武功縣

唐虞為邰國,后稷所封。周、秦孝公時,始置武功縣,山水為名。漢屬右扶風。晉屬始平郡。南北朝後魏太和十年,改為美陽,又置武功郡。後周武成二年,以武功郡屬雍州,建德三年省。唐武德三年,分武功置稷州,因后稷所封故名。後廢,以武功隸雍州。天授二年,復為稷州,後廢,以縣隸京兆府。五代後唐同光中隸鳳翔。長興初,還屬京兆。宋屬醴州。金改為武亭縣。元復為武功縣,屬乾州。明仍為武功縣,隸西安府乾州。

皇清因之,編戶十三里。

永壽縣

周為豳國地。漢為漆縣,屬左扶風,以漆水在西,故名。又為右扶風治所。東漢復為漆縣,屬右扶風。晉因之,屬新平郡。南北朝後魏置廣壽縣。後周改永壽縣。隋省入新平縣。唐武德二年,析新平置永壽縣。神龍初,屬京兆。景龍初,屬邠州。宋乾德二年,以縣屬醴州。熙寧五年,屬邠州《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