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1 (1700-1725).djvu/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漢至今皆稱曰「白渠」 云。

上王公渠 ,在縣西北。

磨渠 在縣西北

下王公渠 ,在縣西北。

上北泗渠 ,在縣西北。

仙里渠 在縣西北

天津渠 在縣西北

高門渠 在縣西北

廣利渠 在縣西北

海河渠 在縣西北

暢公渠 在縣西北。明弘治初,知縣暢亨開,故名。以上引冶谷水。

原成渠 在縣北

公進渠 在縣北

下五渠 在縣北

木丈渠 在縣北

廣濟渠 ,在縣北。以上引清谷水。

涇水 在縣南

冶谷水 在縣西北五十里雲陽北勢高仰,涇水不及,遂引此水築為七堰,以溉近山之田。清谷水 ,在縣北六十里。

三原縣

鄭國渠 自涇陽來。詳見前。

六輔渠 詳見前

中白渠 詳見前

北白渠 二渠自涇陽界來,穿城流往東南,見資灌溉。

毛坊渠 在縣北三十五里。見溉毛坊、陽杜二里田。

公進渠 在縣北。首起谷口,尾抵本縣,溉長孫等里田。

原城渠 在縣北。見溉閭村等田。

五渠 在縣西北。上五渠溉留官、東陽、武官、杜村四里,及涇陽、太陽、丁糧、西朱、坊南等村田。下五渠灌小眭、唐村、張村三里田。

木帳渠 ,在縣西北一十四里。以上五渠引清谷水。

清谷河 在縣北十五里。出谷口,西南與冶谷水合,經縣北門外,東流至臨潼縣界,入於渭。濁谷河 ,在縣北。東流溉民田,其水峻急渾濁,故名。

五龍泉 在縣東北三十里。五泉合流,民引灌田。

白馬泉 在縣東北四十里。亦名「神泉。」

長孫堰 ,在縣北二十里。

馬牌堰 在縣北二十里。

木王堰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以上引濁谷水,凡三堰。

邢堰 在本縣西陽里邢村,不知防於何時。蓋為白渠北限,地高水勢不能及,遂引清、冶二峪水於此,截河為防堰,其水與涇合流,以溉本縣櫟陽井渭南屯所之田。其堰長四十餘步,其下水分為二渠,北曰務高渠,南曰平皋渠,中有深溝一道,蓋古白渠之故道也。至今人名其溝曰「乾溝。」 又本縣西北一里許清河南岸有古渠一道,南抵白渠岸上流轉灣處,亦有古渠一道,繞北關迤邐東北而去。宣德間,完然具在,後被人侵占,存者不多。渠首之地,人亦謂之「邢堰。」 蓋邢村堰廢之後而作此堰,故仍稱舊名,今亦廢。今清河深浚,其水東南流至臨潼界入渭河,不與白渠水合流。白渠水在清河之南,不復過河北,止溉本縣清河南地方田地一千四百一十三頃二畝一分五釐。

盩厔縣

靈軹渠 在縣界,漢武帝穿。

韋谷渠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自南山流經清化店溉田,北入於渭。一名「廣積渠。」

漆渠 詳見前

渭水 ,在北五里。漢武帝元光中,大司農鄭當時建言,「引渭起長安,東至河三百餘里,可灌渠下民田萬餘頃。」 及渠成,民頗得其利。

黑水 ,在縣東十五里。

田谷水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白龍泉 在縣北城下。以上諸水,各灌田百餘頃,久為民利。

車谷水 ,東正流經棗園寨、昌谷坊、七渠灣、侯家廟北,散漫民田,支流為紅龍渠、堡子頭、棗園寨、關河、陳家村,入澇池。

強谷水 ,出谷五里,至史務歡樂陽化,東北入渭。

稻谷水 出谷灌田十餘畝,經史務入強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