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1 (1700-1725).djvu/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山泉渠 舊灌田三十七頃四十畝六分零。明初,新修泉渠,陵谷變遷,人無遺力,地無餘利。州、河之支,委潤之源,春夏蓄水,砂石障流,開墾田一千九百六十五頃二十七畝七分零,遇大旱多涸。

鎮安縣

乾祐渠 ,在縣北九十里。

鎮安河 在縣南門外

乾祐河 在縣東三里

永安川 ,在縣東五十里。

秋林川 ,在縣東七十里。以上四水,俱資灌溉。《雒南縣》。

大渠 在縣南

小渠 在縣西。二渠今廢。

雒南河 ,在縣南二百餘步。

南河 在縣東南九十里。以上二水見資灌溉山陽縣。

花水 ,在縣南一百里。

青崖水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

灃水 在縣南

甲水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

箭水 ,在縣東南一百一十里。以上五水,可資灌溉。

商南縣

兩河 ,在縣南四十里。

冰河 在縣東門外

清油河 在縣西三十五里。以上三水,見資灌溉,亦有衝崩之患。

同州

洛河 ,漢武帝時,嚴熊言:「臨晉民願穿洛以溉重泉以東田萬餘頃,可令畝十石。」 於是發卒萬餘人穿渠,自澂引洛水至商顏下,乃鑿井行水。井渠之生實自此。

龍首渠 漢時穿

《臨晉陂 》,魏青龍元年司馬懿所築,引洛溉舄鹵之地數千頃。

九龍泉 在州南八里

蘇村泉 在州西南五十里。明嘉靖中,修渠,導水灌田。

紅喜泉 在州西南四十里。平地湧出,溉田百餘頃。

「坡底泉 」 :見《資灌溉》。

馮村泉 :見「資《灌溉》。」

北莊泉 :在州西,灌田宜稻。

朝邑縣

沮水 ,在縣北,可資灌溉。

金水河 在縣北五十里。源出郃陽,流入本縣,民受水利。

苦泉 在縣三十里

通靈坡 在縣北四十里。唐開元中,姜師度為同州刺史,引洛水溉朝邑、河西二縣,又閼河以溉通靈坡,收棄地二千餘頃為上田。今廢郃陽縣。

白泉 在縣東南

溫泉 在縣東南

灰泉 在縣東南四十里。以上三泉,今沒入河。臨晉陂 ,魏司馬懿所築,引洛溉舄鹵之地數十頃,今廢。按:陂與「同州」 相連,故並載之。

鯉瀵 在縣東

東鯉瀵 在縣東

王村瀵 在縣東

渤池瀵 在縣東

夏陽瀵 在縣東。以上五瀵,瀕河,平地湧出,其大如輪。水清洌,民資灌溉之,利甚溥。

陽班湫 ,在縣東南五十里。唐貞元四年,堰洿谷水以溉田。今廢。

澄城縣

洛水 ,在縣西二十里。

澂水 一名「官水」 ,在縣西三里,人多資汲。泉河 ,在縣西二里。

三泉 ,在縣東北十五里。其源有三,復合為一,足為民利。

玉泉 在縣西北五十里。引流灌溉。

芳泉 縣井深三百六十尺,苦無水,遠汲三里澗中。明弘治間,知縣徐政即預備倉旁鑿一井,自扁曰「芳泉。」

徐公井 明嘉靖丙午,知縣徐效賢擇城中隙地鑿四井,以戒不虞,取汲稱便,名曰「徐公井」 「雙泉 。」 明嘉靖庚戌,知縣敖佐因城中水鹹,即社稷壇鑿二井,清且甘,祭祀飲食,神人共賴。《白水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