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倫堂有臥碑,東西為「博文」 ,「約禮齋」 為號,房後為「敬一亭。」
社學 舊在縣西門外,久廢。知縣章評修於縣學南。正堂五楹,寢堂五間,東西號四間。馬嵬店及各鄉村社學,俱知縣章評建,後廢。順治十五年,知縣徐開熙權借保寧寺為學,復建舊址。學田 四十畝,在四門城下,知縣章評議以借諸生月考之費。今廢。
臨潼縣儒學 在縣治後。明洪武二年建。北抵於城,南接於廟,東西九十步,南北共計一百五步。博文齋、約禮齋各三間,門坊三:東曰義路,西曰禮門,中曰「教育英才。」 明萬曆十二年,知縣劉聘建號房於兩齋南,東西相向各九間。建尊經閣於明倫堂後,閣後築臺與城齊,上建敬一亭五間。生員王松所造。堂東為饌堂,禮門,西為學倉,外號數十餘所。嘉靖年,弟子員猶誦習其中,射圃一區亦皆廢。崇禎七年,邑人周觀察倡建魁樓於堂東南,培風氣也。學門舊在櫺星左,今移於右,西向達於中街,南路遂塞大成殿,明成化元年,知縣劉聰修廣為五間,未就,知縣高恆繼成之。東西廡各十七間,櫺星門六楹,戟門四楹。中鑿泮池,周五丈,橋亙其上,引溫泉水貯之。神庫在殿東。神廚在西廡。萬曆十二年,知縣劉應聘重修。萬曆四十年,知縣李經禮於櫺星門外環石欄街南,闢地為「青雲路。」 天啟三年,知縣王佐築大成殿基而增置焉。明倫堂五間。舊制,啟聖祠在廟東隅。名宦祠、鄉賢祠俱在廟西。社學 在縣西北。
高陵縣儒學 在縣治北。宋紹興二年知縣朱革建。崇寧四年知縣范棟修。宋季毀。元中統初,縣丞張鼎更建。明洪武六年重修。敬一亭、三檼在明倫堂後。嘉靖十年知縣楊剛建。二齋皆五檼。教諭高儔所建。大門一檼,其西有坊曰「育賢」 ,今廢。外號舍及饌堂在神廚之東,射圃在神廚東北,學庫在東齋南。司吏無房,借之以居。於是禮器典籍多散逸,至學倉,又借東廡之南焉。
皇清順治十八年,邑人李原茂捐資增修「大成殿」《五》
檼在學左。南面戟門三檼,東西廡皆七檼。櫺星門直達東街,明弘治六年,知縣楊舟改櫺星門,壯麗倍昔。神廚仍借西廡之南,餘神廚在東序之東南。北面宰牲房在其北。後廢,多借宰於觀德堂。至知縣鄧興仁皆重修改修兩序之基,皆用磚甃。明倫堂五檼,嘉靖四年知縣鄧興仁又移堂於北丈餘,及兩齋皆改建之。啟聖祠在《東廡》東。名宦祠、鄉賢祠俱在大成殿之東。
渭上書院 宋延祐初建,見元學士蕭㪺所撰《三原學古書院記》,當在縣南渭之北干,或疑為楊文康築,然潛齋隱處者也,是未可知。
社學 舊無定所。明弘治初,知縣劉安建於陰陽學東一檼,是在城社學也。然既久頹廢,至知縣鄧興仁改建於西街西偏三檼。其諸里社,惟東吳者在店子頭,西吳者在灣李之東,慶豐者在魏村,安信者在晉文公祠之東偏。南面鄠縣儒學 舊在城外,明洪武初,教諭張紳移建縣署西。永樂間,教諭方蘄、訓導馮翊重修。正統十二年,知縣徐純重修。櫺星門三楹。泮池舊在門內,知縣王九皋修,長三丈,闊半之,深一丈,建橋於其上,鑿井於其旁。崇禎十一年,知縣張宗孟移之門外,制如舊。門內東舊有文昌閣。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知縣康如璉移建城東南「角《儀》」
門三楹,大成殿五楹。康熙十七年,知縣曹爾弼重修。兩廡各十楹。明崇禎十一年,知縣張宗孟重修。明倫堂在大成殿後。明嘉靖丁亥,知縣康天爵撤舊堂,作新堂五楹。
皇清順治十一年,知縣魏似韓重修,堂東西為《博文》。
「約禮」 齋各三楹,堂後為「敬一箴亭。」
社學 。明萬曆四十六年重建五十四處學田 ,舊額學道置買,計地三十七畝五分,徵夏秋租糧,豌豆、粟穀二十二石五斗。佃戶張准等因租重告減七石五斗,另將張篆等首報無糧地一十七畝三分,該租七石五斗,抵補減過額數,各佃租戶赴本縣預備倉交納,支給貧生社田 。本縣義民魯自慶等捨地井首報無糧稻,旱地共一頃四十六畝一分,納夏秋租麥穀、稻糧共五十石六斗六升零,地戶赴本縣預備倉交納,候支給社師。
藍田縣儒學 在十字街西。明洪武十年建。正統八年,知縣王禧修。嘉靖六年,王科改作,未竟,遷去。二十八年,巡按程軏增修。大成殿在於明倫堂之西。正堂八楹,東西廡各八楹,戟門、櫺星門各四楹。泮池周圍有石欄。正統八年王禧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