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明倫堂六楹,「主敬」 、行恕齋各四楹,敬一亭在明倫堂西。嘉靖九年韓瓚建。啟聖祠在學門東。名宦祠在戟門外左鄉賢祠偏右。明倫堂西為文昌祠,後為尊經閣。萬曆年李景登建。
瀛洲書院 唐瀛洲學士李元通建,在縣南。明弘治時,邑令任文獻復葺之。
芸閣書院 宋呂與叔建,在縣北五里許,即今呂氏祠故址。明弘治中,邑令任復葺之。提學王雲鳳扁其額曰:「芸閣書院。」
社學 舊制各里皆設,今盡被侵廢。
學田 :明萬曆二十七年,督學李發「銀一百兩,買到樊王里民人韓達等白鹿原旱地六十畝,每年租小麥八石三斗三升零,穀一十三石八斗三升零,儲預備倉,以贍士之貧乏者。」
涇陽縣儒學 在南門西。明洪武間,知縣張師孟建。東抵街,西抵射圃,後民居。天順初,主簿潘敏修學址,故促「敬一亭」 ,後僅數武。嘉靖末,知縣朱友達拓之,建尊經閣,亦卑陋。萬曆三年,知縣傅好禮又拓之。崇禎五年,知縣梁士淳重修。
皇清順治五年,知縣張應召重修黌宮前逼城。明嘉
靖間,地震城圮,知縣鍾岱拓其址修之,為《半規》狀。萬曆四年,知縣傅好禮鑿其南為池,引泮水環而注之。崇禎五年,知縣梁士淳重修。
皇清順治五年,知縣張應召重修,有碑記。「啟聖祠在。」
學右,射圃前。名宦鄉賢祠在櫺星門內東西廡。文昌祠在學門街東。魁星樓在廟前東南城上。知縣王際有修。
社學 「舊《志》」 :明初共四十有四處,散在各里,今俱已久廢。
三原縣儒學 ,「在正街譙樓南,距廟一百四十餘步。舊在大成殿後,狹隘弗堪。明洪武二年,縣丞仰山即舊洪福寺基址,改創於縣治右。元大德十年,鎮人張德明重修,縣尹郭真始構大成殿三間。後長安王天民增建戟門兩廡。至正十年,縣尹李誠修。二十八年,河南行省左丞陳思道重修。明成化十二年,知縣李景」 繁改造大殿五間,并造聖賢座龕、祭器等件,壯麗逾前。明倫堂五間,進德、修業二齋各五間,仰山改建。萬曆間溫恭毅重修明倫堂,創建尊經閣,藏名書萬卷,令博士弟子誦讀焉,門人來復,撰《藏書引學》。古書院 在縣治西北。元延祐七年邑人李子敬建。至正十八年廢。明弘治元年復建。弘道書院 在縣治北。明弘治間建,邑人王承裕與從遊之士講學於此。副使王雲鳳《記》。「學一草堂 」 在河北。溫恭毅聚群弟子於此,課訓藝業,取「一貫」 之義為名。
盩厔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元大德十一年建。明洪武四年修。中為堂,後為尊經閣,知縣郟訓、邑紳焦蕃共成之。左為敬一亭,知縣何起鳴立。前為博文、約禮二齋。又前為儀門。大門外為泮池,池南為雲路。上有亭曰「登龍。」 天啟二年知縣梁克順、崇禎四年知縣田時暢,遞有修舉。自明季兵燹燬,僅存禮殿而已。
皇清順治八年,知縣張成功修復,以「神道紆曲」廢射。
圃地,闢除,草萊,大啟周行,百堵始興,旋以行取去。十六年,知縣駱鍾麟重建,又加擴焉。
文廟。元至正七年,知縣王淵修葺。明弘治十五年
知縣蕭選更建大殿。正德十一年,知縣吳愚重新之,兩廡。弘治十七年,學使王雲鳳撤東嶽廟兩廊為之。前為戟門,今為中和門。又前為櫺星門。戟門左右為「鄉賢、名宦二祠。」 省牲所後為啟聖祠,前為文昌閣、泮池,西為博十宅。
集賢書院 明嘉靖三十五年,知縣李春芳以倉右曠地為之,方構堂寢,會行取去。四十二年,知縣何起鳴增修加飾,額曰「集賢。」 今圮。
社學 舊四十里,各設一學。日久荒廢,鄉村無有在者,惟西關里一學存,今圮。
渭南縣儒學 在人和街。明洪武初,縣丞吳雲建。成化九年,知縣周寧拓修。中為堂,前為儀門,知縣趙雲程建;又前為大門,知縣王宮用建堂,後為尊經閣。知縣梁許建「敬一」 亭,今缺。堂前為齋二。知縣張棟建。儀門內西南東向,為號房六檼,亦張棟建。萬曆中,楊所修,加葺。大成殿在學東,門垣聯屬。唐尉遲敬德監造,宋、元相繼修葺。明洪武初,縣丞吳雲增修,後風雨毀敗。成化中,知縣周寧撤而改造之,學使伍福為《記》,「勒碑。」 其後,知縣楊同、王鑑、梁沂、辛萬鈞相繼補綴。嘉靖乙卯,地大震,盡圮。越二年,知縣王宮用鳩工經始。明年陞去。知縣趙雲程繼之,拓基崇宇焉。殿東西偏為祭器庫,自兩翼而南為兩廡,前為戟門,又前為櫺星門。戟門外為「啟聖祠」 ,櫺星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