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3 (1700-1725).djvu/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州志》:「嶺西有石嘴驛。」 又《明一統志》:「山多鸚鵡。」 西秦山 ,在隴山西,舊縣北二十里,內有秦王試劍崖。

青崖山 在州北四十里。高險聳秀,上有清涼寺,清泉湧流。歲旱禱雨有應。

牛心山 在州南五十里。形似牛心,故名。牛頭山 ,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以形似牛頭,故名。總兵楊麟破流賊處。

龍盤山 在州南吳山舊縣之東南七里。山勢盤曲如龍,為一州之勝。

天井山 在州西百里。山巔有井曰「天井」 ,雖旱不涸。

金門山 在州南一百里。兩山如門,渭水經焉。秦嶺山 ,在州隴安舊縣西南,其山高於諸岫。按《州志三秦記》:「秦嶺東起商洛,西盡汧隴,東西八百里。」 《山海經》云:「秦嶺乃天下之大阻也。」 見《雍大記》。

小隴山 在州西。巖嶂高險,不通軌轍,即張衡所謂隴阪也。按《州志》《雍大記》云:「南踰汧隴,北接沙漠」 ,其名有四:一搶竿頭,二米高山,三湫頭山,四龍江峽。

景福山 在州西北一百五十里,亦名龍門山。中有「鳳爪」 、「乾元」 、「定心」 三峰。

相公山 在州東三十里。山頂有宰輔墓,故名。峰台山 在州東四十里,上有一峰雄峙。筆架山 在吳山廟前。山勢逶迤,宛如筆架。一名「小五峰。」

鎮西峰 在吳山四峰之中,卑而獨秀,諸峰列峙。初錫封號,即此峰也。按:以下諸峰名,已見《吳山》條,茲特載其詳。大賢峰 在吳山鎮西峰之左,凝峭插天,秀拔突起,有儼然拱肅之狀,因名為「大賢峰。」左有四小峰。

靈應峰 在吳山鎮西峰之右。峰下有湫池,歲旱鄉民禱之,靈雨輒應。峰左有二峰,右有一峰。會仙峰 在吳山靈應峰之南。層巒疊翠,林壑幽窈,時有逸士高人遊棲於此。北一小峰,南四峰。

望輦峰 ,在吳山大賢峰之左,秀並群峰,形若北顧,相傳名為「望輦」 ,示翠華在咫尺也。左有一小峰。

「凝翠峰 」 在吳山大賢峰左。

「毓秀峰 」 與凝翠峰近。

擎天峰 。凌雲峰 ,在吳山靈應峰左右。晴映峰 。鸚鵡峰。

「來鶴峰 」 俱在吳山望輦峰左右。

王師嶺 在筆架山北二里。

還魂嶺 ,在州南一百七十里。

分水嶺 在關山頂上

朝天嶺 在州東南三十里。

麥棗峪 ,在州西南十五里。

黃花峪 在州南十二里,產黃花,可烝為「茹。」 大虫峪 ,在州西南十里。

沙金峪 在州西北十五里。

白環峪 ,在州西汧源舊縣界。白環水所出。蒲峪 ,在州西二十里。

白牛峪 ,在州南十里。

水峪 在州南十三里

桐樹峪 在州西南二十里。

「餐霞洞 」 ,在吳山一天門右,世傳吳真人修煉於此,洞傍遺碑尚存。

雷神洞 ,在吳山靈應峰上。

「玉皇洞 」 ,在吳山雷神洞右。

丹陽洞 ,在州北一里許。傳為馬丹陽成仙處。中建三清殿,丹墀下有柏,分十股,根枝長茂。柏中有一清泉,四時不涸。

龍門洞 ,在州西北一百五十里。俗傳為婁景棲真之所。

寒居洞 ,在縣頭鎮北山下,有《嵩陽居士記》。「小錦屏 」 ,在大錦屏之傍。

「大錦屏 」 ,在吳山望輦峰下,相去一里許,聳峭如壁。

棲霞島 在吳山,倚雲北陟嘯月臺西上,在靈應峰前。一阜突起,時有霞光繚繞,故名。

閆王窆 從棲霞島而上,石磴巉巖,險阻難登,世傳云:

牛心石 在吳山會仙峰山陰,狀若牛心。方山原 ,在州西一百里。宋將吳玠與金人戰於此。楊政嘗知方山原,軍儲芻粟悉貯其中。汭水 ,在州城西北,源出弦蒲藪西北。周職方雍州,「其川涇汭」 ,即此。

渭水 在州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