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3 (1700-1725).djvu/8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謝村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基公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火燒橋 在縣西三十里。

五間橋 在縣西三十里。

天寧橋 在縣東五里。明天啟三年,邑諸生周昕重修。

皇清順治間,邑人周應瑞暨子庠生周命新相繼重。

修,有碑,立於橋側。康熙二十七年,水衝,復圮。三十三年,知縣鄒溶捐俸倡助重建。

八里橋 在縣東八里

貫溪橋 在縣東十里

翟家橋 在縣東北十五里。

龍亭橋 在縣東二十里龍亭鋪。

萬春橋 在縣東三十里萬春鋪。

真符橋 在縣東南六十里。舊真符縣以上各橋,西為入郡赴省之大路,東亦各鄉達縣之通衢也。又有灙水、馬扈等河,凡係往來孔道。每歲十月,架木覆土為梁,民不病涉,至三月乃撤。其處頗多,不能悉載。

壻水渡 在縣西四十里。東岸壻水鋪,西岸漢王城。渡船城洋各設一隻。每歲十月,兩縣合督夫役,搭造長橋。至三月撤橋,仍以船渡。蓋入郡之大路也。

稱勾灣渡 :在縣西三十五里。

智果寺渡 在縣西二十八里。

謝村渡 在縣西二十五里。

六陵渡 在縣西十五里。俗訛「栗林。」

新坊渡 在縣西南二里。

飲馬灘渡 在縣南五里。

官渡 在縣東南十里。北岸南壩村,南岸望江鋪,往西鄉縣之路。

閻家渡 在縣東十二里。

龍江渡 在縣東十八里。

旋絲渡 在縣東二十五里。

鋪灘渡 在縣東四十五里。

黃金渡 在縣東六十里。北岸新添鋪,南岸真符鎮至環珠、渭門之陸路。

金灘渡 在縣東九十里黃金峽內。

大陽灘渡 在縣東一百一十里黃金峽內。白沙渡 在縣東一百三十里,出黃金峽口,西鄉縣

鹽場關 在縣東南四百里。

父子關 ,在縣東南二百里。漢將徐氏父子守此,故名。

團欒關 在縣高川。明正德間,巡道來添球駐此,勦荊襄賊。

柏陽關 ,在縣西南三百里。

平政橋 在縣新城東門外池壕上,架木為之。明萬曆初年,知縣李香建亭其上。

東渡橋 在縣東三里水馬河渡口。

南渡橋 在縣南一里

二里橋 在縣西二里

洋河渡 在縣東十里

子午渡 在縣東北一百八十里。

平地渡 在縣西南五十里。

茶溪渡 在縣東九十里。

風口渡 在縣西六十里。

鳳縣

馬嶺關 在縣西三十五里。

仙人關 ,在縣西一百里。其路左自成州經天水,出皂郊堡抵奉州;右自兩當趨鳳縣,出鳳翔大散關,至和尚原。

斜谷橋 ,在金東斜谷河上。

榦橋 在金牛峽

草涼橋 有「草涼樓」 ,唐明皇嘗駐驆於此。鳳橋   。石獅子橋 。高家橋。

「十里頭橋 」 、「廢丘橋  」 、「五子崖橋。」

三岔鋪橋 、「判官橋  」 、小橋子。

「榆林橋  」 ,「松林橋  。」 《桑坪子橋》。

「駟馬橋  」 、「石峽子橋 。」 「紫關鋪橋。」

石窯鋪橋 ,留壩橋  ,「連雲橋。」

斜谷橋

寧羌州

牢固關  鐵鎖橋

天生橋 在水田坪。有山高十仞,河水流山下入川,生成如橋。

起鳳橋  、永惠橋  、永濟橋。

「通惠橋  」 、「大安橋  」 、「丁五橋。」

龍門渡

沔縣

白馬關  。石頂關  。百年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