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3 (1700-1725).djvu/8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理刑廳 俱「在府堂東。」

撫民廳  經歷司

照磨廳 俱「在府堂西。」

察院 有二,一在府治西,一在西門內,舊為都司守備廳,改都察院,後改「西察院。」

分守道 在東察院右

司獄司 在府治西

稅課司 今廢

陰陽學 在府治前

醫學 在城隍廟南

僧綱司 在府治西南

道紀司 在府治西北

廣積倉 在府治西南

南鄭縣治 舊在城西南隅,明洪武八年,改創城中,在府治西。嘉靖十八年,知縣張佑重修。《錢帛庫 》在縣堂東。

預備倉 在城隍廟之東。

青石關巡檢司 ,在縣南九十里。

養濟院 在北門內

漏澤園 有二,一在北門外,一在北關外七里許,知府李有實置。

外州縣

褒城縣治 在城內近西。宋慶曆元年,知縣陳彪建。元廢。明洪武三年,知縣段勉重建。

察院 在縣治西,即儒學舊址。

醫學故址 在縣治東七十步。

陰陽學故址 ,在縣治南六十步,知縣張《庚玫》改為「養濟院」 ,合二學於「申明亭」 下。

僧會司 在開山寺

雞頭關巡檢司 ,在縣北一十里。

倉 二俱在儀門左

養濟院 即舊「陰陽學。」

城固縣治 在縣內正北,舊在西一十八里。宋崇寧二年,縣尉柴炳移建今所。元末廢壞。明洪武三年十二月,縣丞劉翱重建。周圍崇垣為月城,約一里一分。其中為牧愛堂三間,後堂稱之「翼堂。」 左為庖廚,為錢帛庫,為鑾駕庫,右為贊政廳。稍前兩旁列司房,前為儀門壁,左豎五門堰。《石峽記》:東西為旌善、申明二亭,其外為鼓樓。縣丞署 在縣堂右。

主簿署 今廢

典史署 在縣堂右

察院 在縣治南。明洪武十二年十二月,知縣宋道忠建。

府署 在察院後

分司 在城隍廟後

稅課局 舊在縣南二里。明洪武十八年開設,今廢。

陰陽學 在縣治左

醫學 在縣治右

僧會司 在縣治南一里嚴因寺。

道會司 在縣治西南一里集慶觀。

預備倉 在縣治西北隅。舊有際留倉、豐樂倉,俱廢。

養濟院 在縣治東南

《漏澤園 》有二,一在東郊三里,約十畝;一在演武亭左,約三畝。

洋縣治 即古洋州舊治,唐天寶初建。宋熙寧間,同知文有《題洋州園池三十詠》,鮮于侁、蘇軾弟兄皆屬和焉,郡望由是益高。嘉定己卯,邊備不戒,公私廬舍悉遭焚毀。紹定間,李顯忠知洋州,振廢興衰,郡治復新。元季興廢不一。明洪武間,改州為縣,堂署仍舊。崇禎又毀於兵。

皇清知縣李天敘、曹可大、劉嗣繼、謝景安、鄒溶相繼。

修建正堂三間,前抱廈三間,再前天語坊。堂之西,銀庫一座;堂之東,火藥庫一座。吏書房東西各六間,儀門三間,兩角門附東西前則大門三間。土地祠在儀門內。寅賓館三間,在大門東。贊政廳一座,今廢。大門內之西有止訟亭三間,知縣鄒溶立。左右有「旌善」 、「申明」 二亭,兵火俱毀。後堂五間,川堂一座,東西廂房各二間,內廳五間,西書房一所,桂花廳三間,後樓五間,西爽閣一間,「俱為知縣內宅。」

縣丞署 ,在縣署東。正廳三間,抱廈,東西廂房各三間,大門一座,牌坊一座,後廳三間,後房三間,書房三間。縣丞馮天相、任振鷺、張士憲、劉馨相繼修葺。

典史署 ,在縣署西,舊主簿宅也。明末主簿裁,尉署毀,故以所存之署居現設之官。正廳三間,抱廈一間,左右廂房各三間。大門一座,宅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