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4 (1700-1725).djvu/5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漢陰縣

漢王城 ,在鳳凰山南,漢水北岸,周圍三里許。漢高駐師於此,命軍士兜土所成,今遺址尚存。城牆嶺 在漢江南五十里,城基猶存。

擂鼓臺 在縣南八十里。

「煉丹崖 」 在擂鼓臺旁,離縣八十里,即「黃龍坐靜處。」

灌臺 ,在城東北隅。周丈人抱甕灌田,子貢停車之處。

大懸崖 ,在城東南十三里,高人韻士多遊於此,常留題焉。

《州縣志》未詳古蹟       。《通志》本州按本州無附郭之縣。

長春亭 在州城東北長春堤上。

平利縣

長利故城 ,在縣東一百三十里。長利谷,漢縣也。《南北朝》曰「吉陽上廉」 ,以在楊廉之上,吉河之陽。

錫義城 ,在縣西六十里。錫義山,漢錫縣以此名。山形如城,方圓百里,四面有門,上有方石如壇,長十丈餘,世傳列仙所居。

連線寨 ,在縣東一百五十里。奇巒千疊,碩材萬種,途盤十五里,至頂三面壁立,下有連線洞,高八尺,闊一丈。

金雞寨 在縣東二百里。平地突起一山,高百丈,周環有水。明正德間,屯兵於此。

九龍寨 ,在縣東一百三十里。山連八里岡,俗傳古蠻王寨舊址,以後有九龍洞,故名。

洵陽縣

禹穴 在縣東二百三十里。穴高八尺,深九尺。旁鐫「禹穴」 二字。唐貞元間,詩人鐫詩崖壁,今剝落矣。

伎陵城 ,在縣西五十里,即木蘭寨。周迥數里,左峰累石數十行,重累數十里,蜀兵救孟達處。聖公館 ,《漢水記》云:「黃土縣雞鳴山北五十里,有聖公館,乃光武屯兵處。」

星辰寨 ,在縣北一百三十里。俗傳漢將張飛屯兵於此。

黃土舊縣 。晉於縣置洵陽郡,後魏又於郡西分置黃土縣。

淯陽故城 ,在縣東三十里。晉於此置淯口戍。後魏大統元年,始置淯陽縣。唐大曆中,併入洵陽。

大夫營 在縣東一百五十里。明初,御史大夫鄧愈屯兵於此。

白河縣

仙人履 ,在縣南三十五里。有仙人履,石跡,指痕如鑿,名曰「仙人腳。」

紫陽縣

望夫石 在縣西南八里。舊傳有婦人,其夫從戍,朝夕登望,後化為石。李素《詩》云:「望夫化石立山根,何事人間處處存。漢廣汝墳風化遠,乾坤留此媿鶉奔。」

顯鐘溝 在縣南四十五里。昔溝中洪水湧出二鐘,一入均州,一入興安。今天聖寺鐘是也。目連庵 在縣東十里目連山。俗傳目連和尚構庵於此,遺址尚存。

石泉縣

長樂舊縣 。本漢西城縣城。晉分置長樂縣,西魏改今名。唐大曆中,省入漢陰。永貞元年,復之。蓮花石 在縣東五十里遲水入漢之處,有巨石如蓮花。明景泰中,設巡檢司於此。

漢陰縣

安陽舊城 ,在縣西二十四里。漢置。晉太康中,更名安康縣,屬魏興郡。

仙人藥園 ,在縣南二十五里。《周地圖》云:「龍子山疊嶂,凡十二層,上有仙人藥園。」

方山舊關 ,在縣西三十二里。唐貞觀二年置。北阻方山,南臨漢水,驛路之衝也。

墳墓附      《通志》《州縣志》合載本州按本州無附郭之縣。

「古太子墳 」 ,在城南三里歡喜嶺下。昔有牧童誤入,見庭殿儼然,懼而出,遂失。

明李御史善墓 ,在州南。

謝參政文墓 ,在州南。

屠知府安民墓 ,在州西。

劉郎中宇墓 ,在州北。

屠知縣濟墓 ,在州東。

侯知縣大化墓 ,在州東。

洵陽縣。按餘縣不詳。

明張郎中翔鳳墓 ,在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