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5 (1700-1725).djvu/7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門。殿前門左右有角門,曰廣智門,王城後門曰體仁門,在東;曰「過廂門」 ,即世子宮之大門。宮殿三:曰承運殿,正殿南向,高五丈;曰存信殿,在承運殿後為寢宮;曰東府宮,即世子宮,在承運殿東南。堂六:曰秉忠堂,燕見便堂在承運門東;曰慎德堂,燕居齋堂在承運門西;曰惠迪堂,在宮後;曰玉淵堂,在宮西北金香亭後,曰「賓館堂」 ,在櫺星門內,內侍處所,西向,曰「琴堂」 ,在過廂門之右。西向。樓二:曰覽秀樓,在宮後三十步,曰「看花樓」 ,在宮北五十步。亭三:曰金香亭,在玉淵堂之前;曰「體艮亭」 ,在惠迪堂前;曰「壽柏亭」 ,在崇文院內。園二:曰永春園,在宮東;曰「聚景園」 ,在崇文院內。

崇文書院 在宮東,韓昭王讀書處。王雅嗜詩書,善真草,有《冰壺遺稿》《千文法帖》《東海草書》行於世。明正德七年,賜王「崇文書院」 坊額。

韓藩舊圃 在府北二里暖泉,明湯賓尹有詩。襄陵王府 ,在府治西。

樂平王府 在府治西

通渭王府 在府治西

褒城王府 :在府治西。

漢陰王府 :在府治內。

桃花塢 在城東二十五里,明趙時春所築,又有復古亭,即古亭、淨香亭、後樂亭,俱有《記》。《崇信縣》。

赤城 ,在縣西南五十里。秦始皇獵至此,築城以駐蹕,土赤,故名。金時為鎮,屬崇信。

鶉陰故縣 ,漢縣名。在崇信、靈臺之境。

九宮城 在縣東十里北山之麓。初欲建城於此,築九堵而罷,又曰九工。舊《志》載:近縣者曰錦屏山,有奎閣林鳥之勝。環山為城,列樓臺雉堞,以助防守。

銅城 ,在縣西四十里。《廢潘原縣》。有銅城山,以此為名。黃巢之亂,築以禦寇,踞峽口之左,即宋之銅城軍也。

廐城 ,在縣南二百步山城外原上。唐貞元中,李元諒以鎮國節度使築崇信城,因築廐城、蓄馬。城高二丈,周一百八十步。

黃花峪  、石佛峪 ,俱在縣西北,歷代防守要害之地。

武安苑 舊《志》云:「自華亭之大會鎮而東,為武安苑。」 未詳何代。

華亭縣

都盧城 在縣西都盧山下。武王伐商,不期而會者八百國。誓師牧野,有曰盧人。《傳》曰:「盧彭在西北」 ,是為盧國古城。

瓦亭砦 在縣西北八十里金佛峽內。峽長二十里,峭壁對峙,不見天日,控隴山一帶,即古蕭關也。後漢隗囂使牛邯守甘亭山。唐肅宗幸靈武,牧馬於瓦亭。明嘉靖十九年,都御史趙廷瑞築城峽口,復建清水、紅沙二石墩於山上,頗稱險隘。

皇甫山居 在縣西黃家山。山連華尖,下有九龍池,相傳為皇甫氏別業。今池廢九曲,址存。大會鎮 在縣西北九十里,後魏置,即今大會坡。

儀州故城 與縣城相連,西抵華尖山麓,東瞻儀山。唐貞觀中,置儀州軍,治華亭,尋廢州復縣。永泰中,復之,東南析為神策軍地。後唐同光中,復儀州。五代改義州。宋初,復儀州附郭華亭。今縣內舊基俱存。

蕭關故縣 在縣西北一百八十里。唐高宗於蕭關置地犍縣。神龍元年,廢《地犍》,置蕭關縣。武州故城 ,在縣西北一百八十里。唐大中間置。今為瓦亭驛。

中山故城 ,在縣西南一百八十里,有舊基。連耳山故城 ,在縣西北一百八十里。

大小木寨舊基 在縣西北一百三十里大震門 ,舊號「大震門。」 宋慶曆中,改制勝關,管沿山小砦二十五處。熙寧七年,改制勝關為安化縣,廢舊縣為鎮。

化平故城 ,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本名「安化。」 金大定七年,改為化平。元併化平入華亭。朝陽樓 ,在縣東四十里。

鎮原縣

回中宮 ,秦時建。漢武帝元封四年,行幸雍,通回中道,遂出蕭關。應劭云:「回中在安定,平高有險阻,秦置回中宮於此。」 孟康云在北地。《黃圖》云「在汧。」 《元和志》云「在鳳翔天興縣。」 惟師古以應說為是,《雍錄》參諸說而定之,以為安定在蕭關之南,敵自蕭關入,燒回中宮,不自隴坻,應顏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