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7 (1700-1725).djvu/10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來縉紳先生俱讀書於此,置有跨鼇書院。佛巖山 去治東二十五里,山岩有石佛像。甘棠山 去治東三十五里,上有東嶽祠。石矩山 在治東北,山有石壁如城,又名石城,絕頂望見峨嵋。

香雲山 去治東北五十里。山上有碑,載唐伏虎禪師事。

覺山 去治南三十里,有異光,晴霽則見。處士黃覺明建有寺。

蟠溪水 在飛泉山下。宋相何栗家其側,號「蟠溪先生。」

綠水 ,去治北八十里,水多魚蝦。

蘭溪水 去治北一百里,唐隱士張鴻居此。「聖泉 」 去治南七里,患瘡病者飲之輒愈,投銀即成黃色。

玉淵池 去治東南十五里。池旁有亭,宋虞祺嘗讀書於此。

新都縣

麗元山 去治北八里,平地特起,高三丈,有雙石鏡,廣五尺。

龍門山 :去治南十里。山有龍洞,因名。

繁陽山 ,去治南十五里。相傳張道陵嘗修煉於此,上有浴丹池、通仙井、麻姑洞。

赤岸山 去治南十七里,其色赤,岸邊常有光。毘橋河 去治南八里,源出灌縣,下流入金堂。清泉 在龍門山,絕頂有泉一池,清澈如鑑,四時不涸,涸則歲旱。

白螺泉 去治北五里。相傳有白螺在此化泉。居民春作設祭,泉即湧出,至今民賴其利。桂湖 在學前,廣三十畝。

月波池 在治西。池水清潔,四時不涸。弘治初年堙塞,作稻田。今痕尚存。教諭方芾詩:「西郊池館訝天開,勺勺清泉絕點埃。春早魚龍爭變化,夜深星斗見昭回。淵澄自昔通銀漢,潮落於今長綠苔。淑景莫嗟興廢事,波靈容易去還來。」 井研縣。

鳳山 :在治東,與學宮相對。山有一峰極秀,土人號為「秀岩。」

井鑊山 ,去治北二里。唐僖宗幸蜀,此山有神,見,乃立廟。

執笏山 去治南五里,一峰突出,青陽氏世居其下,屢登科。

磨玉山 去治南三十里,據嘉、眉、榮、隆四境。茆香山 在治東南,山岩有佛像,上多茆香。鐵山 在治東北,產鐵剛利,武侯嘗取為兵器。「嘉宴池 在治北,池分兩支,邑人多遊宴其上。」 《郫縣》。

鐵砧山 去舊崇寧縣治西六里。武侯鑄鐵砧於此,以造軍器。

金馬山 去縣北二十里,上有金馬、碧雞祠。「三面山 」 去舊崇寧縣治北六十里,上有龍湫,徑不及四寸而水不絕。

文明洞 :去舊崇寧縣治北五里。

郫江 源出岷江,流入府河,俗呼「沱江。」

九曲江 去治西十里。源出灌縣,流入府河,俗又呼「清白江。」

雙清河 去治西十里。源出灌縣,流至合江浦,分為二,至縣東北後,合入府江。

酸棗河 去治南五里。源出溫江,流入府河,俗呼「馬壩河。」

鬧市河 去治南一里,源出鹿角堰。

油子河 去治北六里,源出灌縣。

涼水井 去治東五里,有亭覆其上。

感應泉 在縣東。其泉泛湧,禱雨輒應。

資縣

重龍山 在治北。崷崒盤屈,隱若龍轉,乃資中之勝地。上有一天池,大旱不竭。山側有北岩,中有水泉滴瀝,名「君子泉。」

盤石山 在治西北。後周改資中縣為「盤石縣」 ,以此山名。

四明山 在治西北,其上有光景之異,故名。玉京山 去治西南五十里,峭嶮壁立,插天連雲,上有觀曰「太霄。」

書巖 ,去治北三里。宋狀元趙逵讀書處。珠江 ,昔江中有光夜現,人以為珠,因名。資江 ,在治東,水深百丈,為群川總會之所。灌縣。

灌口山 在治西北。漢文翁穿湔江灌溉,故名。青城山 ,去治西南五十里。唐杜光庭《記》:「岷山連峰接岫,千里不絕,青城乃第一峰也。前號青城峰,後名大面山。山有七十二,小洞應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