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7 (1700-1725).djvu/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藩長史劉昭以其山峰形狀如蠡,因此得名。八山 在舊韋州所西南八十里,其色駁雜,故名,與鹿山近。

快活林 在衛西十里。豐水草,宜孳牧。

黃河 在衛東南四十里。

黑水 在衛東。一名「哈剌兀速水。」 西流注於黃河。

清水 在衛南三百五十里,故鳴沙州城南,即葫蘆水也。

長湖 在衛西南十五里。

觀音湖 在衛西北九十里賀蘭山大水口。月湖 在衛北三十五里,以形似月,故名。巽湖 在衛東南三十五里。

金波湖 在衛北

三塔湖 在衛東北三十里。

東湖 在舊韋州所東一里。

鴛鴦湖 在舊韋州所東,湖北一里。

滾泉 在靈州所《金積山》東麓。水自池湧出,高一、二尺,如沸湯之狀,清潔可飲。

富泉 在舊韋州所西蠡山下,水甚美。

應理州渡 、常樂渡  、永康渡 俱在中衛南二十里之間。

寧夏後衛。無考。

寧夏中衛

石空寺山 在衛東七十里,山有石空寺。米缽山 在衛南七十里,因山有米缽寺,故以為名。

沙山 在衛西五十里,因沙所積,故名。

大沙子山 舊應理州西南,俗呼「扒里扒沙。」 迤西近莊浪、涼州諸界。

啟剌八山 在衛之大河西北。

觀音山 在衛北五十里。山有觀音洞,故名。馬槽湖 在衛東北二十五里,以形似名。龍潭泉 在衛西二十里。其水四時瀦蓄,冬不凝冰,禱雨有應。一名「煖泉。」

野馬泉 在衛北二十里。

蒲塘 :在衛北四十里。塘中多產蒲草。

洛陽川 在衛西二百五里。

靈州千戶所

瓷窯山 所東北六十里,為陶冶之所。

平山 所東北八十里,以形名。

馬鞍山 所東北五十里,以形似名。

炭山 在所南五十里

金積山 在所南二百里。山多赭土,日照其色如金,山北崖下有水,亂滴如雨,旱禱即應。天麻川 在所東北,至龍谷路入靜邊界。蒲草湖 在所東南十里。

草場湖 在所南三十里。

孛羅臺湖 在所南

平魯千戶所。無考。

水利附

本衛

漢延渠  、唐來渠 「自硤口東鑿河引流數里許,有閘以洩蓄水。漢延流遶鎮東,逶迤而北,延長二百五十里,支流陡口三百六十有九。唐來流鎮西,逶迤而北,延長四百里,支流陡口大小八百有八,餘波皆入於河。四月開水澆灌,自下而上,官為封禁,少不如法,則田涸民困,公私無倚。」 此寧夏恃以為重者,此二渠也。

唐漢二壩 黃河由崑崙積石入硤口,遶寧夏東直流而北。河口東曰漢,西曰「唐」 ,肇自董文用、郭守敬開導授民,其利遠矣。

貼渠 在城西南而流北,與唐壩同口異閘。新渠 在城南,遶東而流北。

《紅花渠 》,抱城東南而流北。

良田渠 在城西而流北。

滿達剌渠 在城西北,轉流東北,俱唐來之支渠。

東南小渠 引紅花渠水,飛槽跨壕入城。西北南小渠 二,引唐來渠水,飛槽跨壕入城。永樂甲申,總兵官何福以城中地鹼水鹹,開竇引渠入城灌園,周流汲飲。

漢唐正閘 二水至二壩,為閘所束,勢洶湧,故以巨木障其旁與底。中流列柱分為三閘,駕橋構宇於上,亦奇觀也。

「王現湃 」 逼近黃河,乃迎水者最為緊要。明嘉靖間被水衝崩,渠涸人憂。巡撫王崇古檄所司督夫,計日程,能工堅永利。

蔣淮湃 逼近漢延渠,河水洶湧,漸次淘汕,止存一線,深為喫緊。明萬曆間,巡撫崔景榮檄屯田都司陳愚直捲疊完固,水患得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