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7 (1700-1725).djvu/9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八十五卷目錄

 成都府部彙考一

  成都府建置沿革考

  成都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成都府星野考

職方典第五百八十五卷

成都府部彙考一

成都府建置沿革考      總志

本府

古為蜀國。《爾雅》:「蜀者,獨也。言不與他地相連屬也。」 周武王伐紂,蜀與焉。秦惠王置蜀郡。漢分置廣漢郡。武帝於郡置益州,領郡八。東漢為廣漢郡,於益州置牧,蜀郡置守。晉武帝改蜀郡為成都國,尋復蜀郡。宋、齊蜀郡皆隸益州。梁置始康郡。西魏復為益州。後周置益州及蜀郡,於郡置益州總管。隋初罷郡,大業初,復罷州為蜀郡。唐改為益州,後置大都督府及劍南節度。天寶初,改為蜀郡。至德初,改成都府。明皇幸蜀,陞為南京,尋罷。後復置劍南西川節度。五代時,王氏、孟氏相繼有其地。宋為益州路。端拱初,改為成都。元為成都路。明改為都成府。領州六,縣二十五。

皇清因之。

成都縣

周蜀侯所理。秦始置成都縣。漢置益州,南北朝因之。隋屬益州。唐、宋、元為成都府路。明為縣編戶一十四里,為成都府附郭。

皇清因之,編戶四里。

溫江縣

漢蜀郡郫縣地。西魏置蜀郡。隋省郡入郫縣,尋置萬春縣,後廢。唐改溫江縣。宋、元、明俱因之,編戶六里,隸成都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里。

新繁縣

漢繁江晉為繁縣。後周改新繁縣。隋省入成都縣。唐復置。宋、元、明俱因之,編戶四里,隸成都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里。

金堂縣

漢雒與新都地屬廣漢。唐咸亨分置金堂縣。宋屬懷安軍。元陞軍為州,縣屬如故。後省州入縣。明因之,編戶八里,隸成都府。

皇清因之,編戶五里。

仁壽縣

漢犍為郡武陽之東。晉置西域戍。梁置懷仁郡。西魏置普寧郡。隋改「仁壽」 為隋山郡。唐改州。宋改僊井監。元併入仁壽縣。明因之編戶一十三里,隸成都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里。

新都縣

漢舊縣。晉徙新都郡。梁置始康郡。隋改興樂縣。唐復置新都縣。宋、元、明俱因之,編戶九里,隸成都府。

皇清因之,編戶五甲。

井研縣

漢武陽地。東晉置西陽郡。西魏置蒲亭縣。隋改屬凌州。唐因之。宋省建始,入井研為州。元併州入仁壽縣。明因之編戶三里,隸成都府。

皇清因之,編戶六甲。

郫縣

周杜宇所都。秦置郫縣,隸蜀郡。漢、隋、唐俱因之。垂拱初,置犀浦縣。宋省犀浦入郫縣。明因之,編戶八里,隸成都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里。

資縣

漢為資中縣。後周改盤石縣。隋廢郡為州。唐改資州。宋屬潼川府。元入簡州。明改州為縣編戶十里,隸成都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里。

灌縣

漢郫縣、虒江原三縣地,後置都安縣。晉徙都安於灌口,宋、齊俱因之。後周徙都安入郫縣。唐置盤龍縣,蜀孟置灌州。宋改永安軍,後廢為灌口寨。元復置灌州,以導江、青城二縣省入。明改州為縣,編戶六里,隸成都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里。

安縣

漢汶江屬蜀郡。晉為汶山郡地。後周屬汶州。隋屬會州。唐屬茂州。宋置石泉軍。元陞為安州,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