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水色常濁,故曰「濃。」 發源蓬州綿壩,流至橡樹壩,二溪相合,經龍扶速山下龍溪灘,與還水合。至城南五里,東折入渠江,與洄水合。是龍扶速山乃三溪合流處,非源也。
《渠江 》江有三十六灘,水之灌輸其間者,渦、渟、「渠別,莫知凡幾。江中沱磧,有如鸕鶿,若繫絛,若張繖,有如明月團圓,神仙遊戲。州人常以三月三日往遊。宋大觀以及嘉定間知軍宇文能、承務郎張庭堅,德州參軍李陶、桃彥遠、何溫淑、游伯畏、何宋卿、楊次皋、安康民,各偕時髦遊賞其中。」
《琉璃淵 渠》江中,兩水相映,其一紫碧,其一「深清。」
龍鏡潭 ,在渠江。石盤間開一竅,團圓如鏡,清光鑑人。
龍窟 在學宮前,有龍窟出泉水,最甘。《古志》表之曰「壽水。」
「寒泉」 水 :在學前,泉自石罅出,極寒冽。
甘泉 在治南,井中有三穴,中一穴泉極甘,雖大旱不竭。宋郡守陳良刻石。
石泉 :在治東北二十里,源出石崖中,清冷甘冽,四時不涸。
酉溪 在舊岳池縣治西二十里。自舊縣發源,流入平灘。有酉溪寺。
《岳池水 》在舊岳池縣治北。
靈溪水 在舊岳池縣治西,水中有石若靈龜。渝水 ,在舊岳池縣,即流江溪,在渠縣北十里,源出儀隴,東入渠江。
龍穴水 在舊岳池縣。源出大竹金盤山,流至鄰水,入洪溪注江。
石牛潭 在舊岳池縣治南五里靈溪水中有石似牛。
金石井 ,在舊岳池縣鳳翔山下三百步,其水清洌甘美,四時不竭。崖上刻「金石」 二字。
將軍池 在舊岳池縣治東五里。相傳漢武侯嘗駐兵於此。
渠縣
福壽山 唐趙忠簡公於崖畔書「福壽」 二字。玉蟾山 在治西。峰巒聳翠,形如滿月,故名。八濛山 在治東北七里。八峰起伏,嘗有煙霞濛其上。張桓侯與張郃相拒於此。
樂山 :在治北二十八里。每歲人日,邑人將鼓笛酒食登此讌樂,以祈蠶事。
禮義山 在治西。宋寶祐間,以渠州嘗徙治於此,因名。
宕渠山 在治西五十里。一名大青山,又名「花果園。」 其山崇峻,險不可測,東西有二石門。綠沼山 在治東五十里,上有池水,四時皆綠。寶珠山 在儒學前百步。其頂特立,狀如圓珠。愨頭山 一名「大斌山」 ,在縣治東北六十里,與禮義山相峙壁立,四面峭削。正德十年,鄢、藍賊變,土人避兵於此。明末寇亂,邑人郭榮貴、榮昌率鄉中數千人,築砦居之,屢敗賊兵,存活數萬人。
鳳凰山 :在治東十里。《梓潼化書》「五十二鳳山化」 ,即此地也。
大青山 ,在治北六十里,上有馮緄祠。《方輿勝覽》以為即宕渠山,非是。
虹飲巖 在治西,其形類虹飲亭。上有滴水,下有石臼,大如盃,盛之日出,有虹影映巖下。㠓山砦 在治北七十里。邑人築砦避寇。梭羅砦 在治北五十里,四壁懸峻,土人避寇於此。
報恩砦 在治北一百二十里。舊學基址,邑人曾鑑有詩勒石。
老關砦 在治北六十里。土人避寇於此。流賊來攻,夢漢壽亭侯來救,已而賊眾皆病,解圍而去,遂立廟祀之。
石子岡 ,在治西三百步,即今儒學是也。《梓潼化書》「第五十九旌隱化在此。」
白水洞 在治東四十里,有瀑布數十丈,自絕頂直掛洞口。下為龍湫,旱禱立應。
起文峰 在治東
潛水 ,在治東五十里。晉酈道元謂:「宕渠有大穴,潛水入焉。」
渝水 在治北二里,即流江溪。
渠江 在治東。源出巴山,流經達、蓬等州至此縣。又東經府界,流至合州,與嘉陵江會於渠口。白水溪 在治東三十里,以源出白水洞,因名。銅魚洲 在治南三里。其下有石磧,黃色若魚。舊傳凡開科之歲,水聲潺湲異常,是年必有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