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9 (1700-1725).djvu/2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大竹縣

鄰山 :在縣治東南二百里。其山土色如鐵。唐鄰州及鄰山縣皆以此名。

皛然山 :在治南二百二十里。相傳有皛然真人嘗遊憩於此,因名。

仙門山 ,即今「盤山」 ,在治東一百里。峰高石聳,上有仙女石、梳妝石,皆突起奇特。

七碑山 在治東南百餘里。上有七石,望之如碑。

九盤山 在治西十里,其山高峻,盤旋九折。仙林山 在治東一里,程太虛於此修煉。黃城山 在治東八十里,絕頂寬平,四圍蒼黃,石壁如城。

龍潭峽 在治南六十里。其峽下有龍潭,祈禱必應。

鄰水 在治南二百里。中有大石磧,懸流十餘丈,流入岷江。唐有鄰水,縣以此名。

東流溪 :在治東七十里。源出獅子山,流入渠江。

鄰水縣

黃陵山 在治南五十里,崖半石窟,微有泉出,百人飲之不竭,經年不汲不盈。

掛榜山 在學宮之右。是年,邑有登第者,則大雷雨洗盡浮沙,赤土耀石,狀若金榜。

五華山 :在治東六十里。上有五峰,秀色如華,因名。

寶穀山 在治東五十里。相傳有老僧攜一徒倚石建庵,忽有穀自石罅出,日給二僧之用。「海寶山 」 在治西,無際禪師成道處。

崑樓山 在治北五十步,其形如樓。

鄰山 在治東北六十里。山色如鐵。唐鄰州及鄰山縣以此名。

玉屏山 在治後,其形如屏。

天馬山 :在治前二十里。形如天馬。

臥龍坡 在治東北三十五里。武侯嘗經此山,畔有石高二丈,刻「臥龍坡」 三字。

老君洞 ,在治南六十里老君山下。其水冬煖夏涼。

關門石 在治南四里。兩溪夾合,石壁如削,中有大石壁立,下有土洲,狀似魚。是歲水撲其首尾,可卜登第先後。

石船 在治東五十里寶穀山下。溪中有石形如舟,俗呼「石船,載寶穀。」

鄰水 在治南一百里。中有大石磧,懸流十餘丈,縣以此名。

鴛鴦池 :在治東北七十里。方圓數十丈,每有鴛鴦浮其中。

順慶府城池考        府志

本府。南充縣附郭。

順慶府城池 ,明洪武初,自北津渡遷於此,周一千三百丈,高一丈二尺,闊一丈,池深九尺,闊六尺。門九,曰「景和」 、「來薰」 、「阜成、陽、復餘」 小東門、小西門、小南門、小北門、西湖門,各覆以樓。崇禎甲申燬至。

皇清康熙七年,知府李民聖重修,易其額。「東漢津南。」

鶴和,西金池,北儀鳳。康熙十五年,江漲入城,城崩池塞。二十二年,知府張經、知縣張宿焜捐俸重修。

外州縣

西充縣城池 明天順間,知縣張貴始築土城,周七里,高一丈。成化間,知縣柳金用石包砌,門四:「進賢、大安、仙林、恩光。」

蓬州城池 ,明天順間,判官李懋始築牆豎柵,周四里。弘治中,知州畢宗賢、同知段普相繼包砌,建樓門四,蓬萊、鳳山、龍溪、五馬。按《州志》載:「周五里七分,高一丈五尺。」

營山縣城池 ,明成化中,知縣李琳始築土城。正德中,知縣嚴傑包砌,周八百八十一丈,門四,「東秩臨清,西成覽秀。」

儀隴縣城池 明成化初,知縣明睿築土城,周洙豎樓。正德中,知縣利本堅遷城。北倚金城山,周一百六十丈,高廣各一丈五尺,包石門四,東作、西成、迎恩朝闕。

廣安州城池 ,舊豎木為柵,依山甃石為牆,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