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1 (1700-1725).djvu/1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可企也。邛故隸嘉,則邛人士與磐為同鄉。先生嘗辱 守嘉則,磐又為先生之後學,故書院之成,僭申其說, 以繼先生之志,以畢侍御公與有司「廣教」之意,以導 邛人於成。

《修復邛州記》
尹淳

邛取邛崍山名,治尚矣。其地北去錦官,南通雅安,垂 二百里許,東南距嘉陽四百二十里餘,水路倍之,西 抵天全六番招討使司,并烏思藏要荒。岷山、大峨,公 其貢秀,綿亙起伏,盤薄萬狀,白鶴、銅官擁峙斜牙。 水環流,民勤稼穡,去奢崇儉,風土人性敏慧尚文。觀 諸胡安之聚徒教授,常安民父子進士,有足徵矣。噫! 同此山川風景文物,秦迄宋、元,為郡、為縣、為州,建置 不一。凡在得人以任治教,則政蹟風化,誠超軼前古, 垂休罔極,烏有先後之間哉?如柳儉、柏貞節之為刺 史,傷繼勳、趙雍之為知郡,文同、劉環皆為通判,燕肅、 「張及皆為縣令。或彝民悅服,人稱其廉,或禦寇平亂, 興學薦士」,與夫省追擾,謹水利,具載志籍,昭然可攷。 惟皇明奄有四海,揭日月於中天,闢乾坤於再造。洪 武九年,改邛州為縣,編戶一十里,隸嘉定州。此陰闔 陽闢之機,民物更新之始也。越二年,首得知縣門仲 昌,練達政體,善於撫字。會天龍寶叛黨剽掠鄉村,仲 昌率民立柵禦之,民賴以全。「百餘年來,列聖相承,重 熙累洽,仁漸義摩,休養生息,土地浸廣,生齒益繁,藩 臬重臣弘化弼治,都憲大臣池陽孫公實撫臨之。」成 化庚子,知縣員缺,廉知瀘州判官高郵姚君佐郡 九載,綽有成績。薦知邛縣。陞任以來,詢民隱,審利弊 而興革之,理爭訟,辨曲直而公斷之。鋤強禁虣,卹老 賙貧。政務之餘,鳩工集材,更休節力。飭公館,潔神祠, 修橋梁,改學路。麗譙前門,南山衝射,爰分掖道,襟帶 縈迴。至後交會而入。外則左右輻輳。南街而徙,建譙 門於直北數十武,遺址蔽以重屋。先時,縣之廳堂臺 址,卑隘弗稱,以次增土疊石,掄才肯構,高闓爽朗,民 具聳觀。凡改創前後廳堂、幕廳六房,儀門、廊廡總、木 石、甎、瓦、釘灰、丹艧,色色皆官措用。工喜僝功,民無煩 擾。舊有土城,歷久傾圮。辛丑冬,乃驗上下人戶,分工 計料捄築,兩月百堵皆作。長以丈,計一千七百有奇。 高以尺,計尋半下厚如尋,上殺之。堅木聯架蜈蚣,編 竹週蓋鱗瓦。城闢甕門四,下圜以石,上覆以樓。鐵裹 重門,棖闑以時啟閉,森列矛盾器具,以待暴客。譙門 中樓別置鐘鼓銅壺,以嚴更漏。隍池隙地,雜蒔菱藕 蔬果,以備公需。巋然改觀,規模弘達,偉哉一都。會巡 撫暨方伯憲長處置建昌邊務,臨觀勝概,嘉賞久之。 既而博訪輿論民情,皆言「邛隸嘉州,水陸隔遠,供賦 徵徭役億姓,往返簿書期會多致稽遲。考之《圖志》,舊 為州郡田糧,戶口贏餘,與蒲江大邑密邇,藩司宜聽 約束。」上聞,特賜俞允,改陞邛州,分屬蒲江、大邑二縣, 直隸布政司管轄。此變則通,通則久之道也。繄惟巡 撫首舉姚君來知縣事,勉修職業,繼采眾論,奏復州 治,擬陞試知州事,可謂明於知人,為國為民之心盡 矣。而姚益殫厥心,克勤庶務,夙夜罔懈,略無計功出 位之思,誠猷為有守,不負所舉,能追配前之守令者 哉!茲轉郡,蓋歷試其設施而大用之爾。良二千石,豈 於君靳耶?淮安許君鵬領禮部新印來知州事,判官 阮子賜、吏目王暉佐理之,學正黎芳亦領印記,掌教 育才皆慎選也。前典史牛耕令治屬驛丞紀春,持教 諭鄧迒所述政績,請予為記。予喜相繼得人,而慶邛 人蒙其休澤,將來科第,企美前修,而增山川之光也。 書以貽之,俾刻石以俟來者。

《重建魏鶴山書院并增置校士館記》

牛大緯

魏鶴山先生崛起臨邛,得孔、孟正脈,為理學名臣。嘗 築室白鶴山下,授徒講明義理之學,理宗皇帝表為 「鶴山書院」,去城五里而近。我明正德間,侍御盧公按 邛,邛有土主祠,公毀之以祠先生。先生特祠於邛,自 公始。始遷鶴山書院於祠右,以便諸生講習。城西有 土司行寓,歲久搆爭參藩王公擯之,償其直以為「鶴 山書院。」其在祠右者,遂名「舊書院」云。時異事殊,舊書 院且改為憲司行臺,而以館使客,名幾泯矣。萬曆初 年,秉國者以本朝無書院制,通行廢罷,有司莫敢格, 又改新書院為「鶴名公館」,名益泯矣。夫書院表自先 朝,以其羽翼聖真,為學者立赤幟也。故後代本此以 立祠。書院廢,是失所祠先生之意矣。況祠緣土主之 舊,制頗卑隘,日漸頹圮,不足以供妥右,謂崇報之義 何不佞緯來守是邦,甚惡其逼,因通舊書院為一,恢 拓鼎創以示隆重。仍改鶴鳴公館為「鶴山書院」,蓋恢 祠宇以宏報祀之觀,存書院以示後生之的也。會有 議試廠之為累者,督學至攷校,蓬廠悉取辦於十一 鄉長,因有欲於祠前增置校士號房,為一勞永逸計。 不佞是之,上其事,各報可。估費金一百有奇,內於附 攷州縣、衛學協濟,可幾一半。既具,乃撤其舊,宏其新。 鳩材動眾,增築後基,亙十丈,深二丈許。為堂四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