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1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龐坡洞 去縣西北三十里,古善士龐德公夫婦隱此。巖石峭拔,曲折幽邃,真佳景也。洞中深不可測,昔人列炬遊之,將十里,聞有雞犬水聲,驚怖而反,後再無敢入者。

虎擘泉 按《明一統志》:「在鳳凰山,唐契覺道人結庵於此,有虎為之擘地出泉。」

《開道碑 》在邑西,通蜀郡青衣越巂道中有「漢和帝永元七年」 、「八年」 等號,今碑久失矣。

清靜軒 宋高宗隸書「清靜」 二字賜皇甫坦,因以名軒。弘治中,耕者得一玉印,刻曰「衛生藥寶」 ,又一藥臼,碎以鑄器,遇火即為煙矣。《總志》云:在弱漹鎮。

大觀軒 在崇聖寺,以「大觀山」 為名也。

紫君軒 宋南安氏恬憩之所。

覽勝軒 在縣西北五里,崇聖寺後。

超然亭 在靈泉觀內,宋于續建。

登仙亭 宋縣令張如建。

蓬萊閣 「在崇聖寺後」 ,宋建。

水雲閣 在「千佛巖。」 明縣令楊可賢建。

「家慶樓 」 在弱漹鎮,有記,魏了翁隸書。

望峨樓 :縣令葉復茂建。

桂華樓 在文昌祠後。宋吳宗旦詩:「金波銀液泛仙槎,妙手梯雲折桂花。文閣風吹香滿袖,一枝長近玉皇家。」

駕說堂 宋縣令楊仲修建。

平川堂 正德七年,縣令陳光創建。張喜「重修」 「同人書院 」 ,宋建,今廢。

平川書院 昔為鄧艾祠,後易為書院以造士,後改為「忠臣宿公祠」 ,今廢。

一崖書院 在縣西北五里千佛巖之上,宿公進讀書處。《石刻》今存。

探原書院 在縣西五里,依鳳寺之左。邑先哲講《易》於中,故名。

犍為縣

資官舊縣 ,在縣西南。晉義熙置,後省入縣。玉津廢縣 ,在縣內。隋大業間置,唐屬嘉州。宋初省入縣。

沉犀城 在縣南。後周保定間築,隋開皇間廢。應靈舊縣 ,在縣內,洪武初併入縣。

子雲舊城 ,在縣東。子雲曾居此,後人避兵,築土城於上。

安樂窩 去城南二里。邵博宅。

鳳凰臺 在縣西北。萬曆初,知縣徐景元建。「子雲亭 」 在治南三十里。

榮縣

《古榮州 》,在榮王府右,唐貞元二年建。今碑移東橋。

廢紹熙府 舊州治,宋理宗紹定六年二月丁亥,陞為府。元末兵燬,偽夏建萬戶府。《碑記》略云:「府治背水面山,形勢高爽,平林廣阜,前後映帶,雅稱大邦云。」 按府治既沒,碑文今可見者三:一、儒學封祀,《五臣碑》末載紹熙府儒學教授宜差從政郎支南榮跋;一、榮德山磨崖刻《判紹熙府曹公保守記》;一、洞雲寺刻《紹熙府》榮德縣寺僧記集,《州志》者謂府無據,人因光宗潛邸及登極改元紹熙,誤呼之爾。及考其志中載本州便民事蹟,記內云紹熙府自昔二州四縣,可為確証。按《總志》,紹興舊府縣西,元建,遺址今存,與紹熙府異。

古南安縣 ,距縣五十里,遺址存。

古公井縣 ,去城南八十里。隋開皇三年建。宋紹熙四年併入榮州。《總志》:「公井舊城在縣東,唐武德元年置。元中統元年并入縣。」

廢和義縣 在城南

廢榮川驛 去城南二里。

廢白沙鹽司 在城東

廢銅麻鹽司 去城南四十里。

《八方琉璃》舊井 ,今為池。

「槐花井 」 在城中,水清冷異他泉。

《古流杯池 》,今沒於堰砌。

古郊社基 去城南十里。

古穰基 :去城東七里。

古《九域圖碑 》在文廟後。

榮王舊城 在縣西。宋光宗紹熙元年,詔以衛國公昀為皇子,賜名貴誠,封榮王,築城周二百丈。元末,廢址存。

旭川舊縣 。隋開皇十年置。元中統元年并入縣。

嘯臺 在縣東,孫登嘯處。宋陸游有「孫登載酒雲生履」 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