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5 (1700-1725).djvu/7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法螺庵 在府城外寒山上。有二楞堂,為中峰下院,勢如旋螺,徑絕幽秀。康熙年間,僧德堅建大悲殿,化成法螺,空空皆趙宧光三徑也。法螺庵主,歲首必祀趙氏父子。

磐陀庵 在支硎山之西。晉支遁建,後廢。

皇清康熙間,僧鞠誠重建。佛殿東有《盤陀石》。

空空庵 在府城外寒山左,面對天平嶺。懷荊庵 一名懷敬庵,在府城外支硎山。文殊庵 在府城外金山東嶺。元至正間僧時蔚建,與獅山相對,取「文殊坐獅」 之義,故名。合流庵 在府城外東隆池西北。順治初建。勝蓮庵 在府城外支硎山。順治間僧靈曦建。雲泉庵 在府城外天平山,范文正祖墓旁。慶曆間僧遠建。

崇福庵 在府城外銅坑山。梁大同初建。宋嘉熙間,僧祖倡復興。

正覺庵 在鄧尉山。元元統二年建,明廢。

皇清康熙十五年,僧咸可重建。

奉慈庵 在府城外鄧尉山,宋時建。

福濟觀 在府城內紅橋西北,俗稱「神仙廟。」 宋淳熙間,道士陸道堅建,初名「巖天道院。」 元至大間,道士葉竹居奏賜今額。

太一宮 在府城內北寺側,宋太平興國六年,道士楚芝蘭建。

崇真宮 在府城內永豐倉東。宋政和八年,里人黃悟微捨宅,道士項舉之開山,賜額「崇真聖壽宮。」 建炎中再改「崇真廣福宮。」 明正統間再建。三茅觀 在府城內中街路仁風坊。宋淳熙中,道士倪元素建,祀三茅真君。元天曆二年,住持葛仙巖重葺,奏賜額。

元和道院 「在城內府治後。宋端平間,道士顧道堅建。元至正間廢,明洪武間重建。」

清微道院 在城內府治西支家巷內。宋端平間建。明永樂間廢,里人成普元募資重建。安隱道院 在府城內石巖橋南。宋嘉泰間建。高真道院 在府城內織里橋南。宋嘉泰間建。芥隱道院 在府城內廣書橋南。舊名「一青道院」 ,即袁安節祠。

太初道院 在府城盤門內。宋寶慶間,道士顏守常建。

太微道院 在府城外閶門南城下。舊在城西北隅桃花塢,元至正八年道士李息安建。佑聖道院 在府城外閶門南壕。元至正間道士楊道常建。

朝真觀 在府城閶門外義慈巷。宋景定中,道士沈道祥建。元季燬。明宣德三年,住持吳允中重建。正統五年,其徒徐洞輝奏賜今額。萬曆四十一年,住持馬契真重修。

修和觀 在府城盤門外五里。唐進士畢瑊捨宅建。令狐楚、皮日休、王禹偁各有記,明季頹廢。上真觀 在府城外穹窿山三茅峰,相傳漢初平中建,祀三茅真君。歲久傾頹,惟峰頂斷碑,依稀見「上清司命三茅真君」 字及宋延祐年號。

皇清順治七年,朝真觀道士施道淵,興建殿堂臺閣。

遂成巨構

丹霞觀 在府城外吳山東麓。唐道士陸應祥建。元至大間,道士葉薇生重建。

希夷觀 在府城外靈巖山下。宋紹興間,咸安郡王韓世忠建。

朗吟谷 在府城外鄧尉山妙高峰僧庵內。順治間辟糓。道人呂毖鑿石架木,構閣以供斗姥。又築桴庵,在靈巖山塘南。其村多植桃,名「小桃源。」 毖修靜於此,卒即葬焉。

富春道院 在府城外木瀆鎮。宋治平間建。東嶽行宮 在府城外虎山,向著靈應,萬曆燬。

皇清康熙十年,里士黃修捐資重建。

全真道院 在府城外光福迂里。康熙庚申,道士黃清靜募修。

靈應道院 舊名「高真堂」 ,在東洞庭梁家瀨。靈順宮 在東洞庭之楊灣。祀相國伍子胥。唐貞觀二年刱。宋高宗南渡時,扈蹕官軍,分道經湖,風濤不可航,禱神立應。為遣官齎金葺治,封子胥為「忠武英烈顯聖安福王。」

圓極宮 在東洞庭莫釐峰廟山之麓。明宣德間,金陵朝天宮道士曹雪溪刱建,名「靈祐廟。」 嘉靖中廢。萬曆間,里人許氏重建,改今名。前有大樹,相傳莫釐將軍手植,因呼「將軍樹。」

上真宮 在西洞庭,龍頭山西三里,梁大同四年,隱士葉道昌捨園宅建。宋元豐間,天慶觀道士葉紹先重修。

靈祐觀 在西洞庭林屋洞旁,即神景觀。《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