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7 (1700-1725).djvu/6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澡港 一名「竈子港」 ,袤四十里,南枕網頭河,北經循理、依仁,出于塘閘入江,泥沙乘潮出入,歲久淤塞。明洪武七年,知府孫用具《圖陳》議,以四邑丁夫開濬,臨江置閘,以于塘巡檢兼領。二十三年罷,後更置澡港巡檢。自嘉靖迄萬曆,凡三濬。今塞。

桃花港 南通網頭河,北抵江陰入江。明洪武、弘治、萬曆間,皆浚今塞。

黃汀港 、桃花港分流,亦入江陰。

平塘港 :在高墅橋北。

丁塘港 :在烏路橋北。二港並南通運河,北入網頭河。

通江河 ,西南接舊城壕,東注網頭河。

中浦大灣河 南接舊城壕,北注水門塘。曹村河  、西洞河 ,皆大灣河西流,與顏塘河會。

殷家濱 大灣河,東流入網頭河。

河路灣 舊羅城西壕也。舊《志》云:「竹木交翠,溪水瀠迴,有天然之致。」

清水潭 舊《志》云:在縣東十三里運河北岸,歲旱不竭,今已成田。相傳下有桫木橫布,上實以土,發之則水氾溢。單鍔所云「東函」 ,疑即此。北洞子河 ,南枕運河之鳳凰橋,北通安善西鄉。

官瀆河  、南洞子河 、海子河 三河,皆運河南出支流也。會新橋南通懷南、欽風諸鄉。蘭陵瀆 舊《志》云:在奔牛鎮北五里,齊立南蘭陵郡,故名。地多蕭姓,蓋其裔也。今湮塞。

太平河 ,得勝新河支流也,北通孟河縣。有兩太平河,一在太平鄉。

濟農河 ,《得勝》新河支流也,東入澡港。

安寧河  。延壽河  。花塘港。

養濟河 、亦得勝新河支流也。四河並北入孟瀆。以上諸河、萬曆八年俱浚。

揚子江 在縣北五十里。西接丹陽,東抵江陰,中流西北入泰州涉江,東北為三沙江岸,繞郡境百八十八里,水東出巫山門入海。

孟瀆河 即古孟瀆,在縣西三十里,南自奔牛萬緣橋分流六十里入揚子江。《風土記》云:七里井有孟瀆,漢光武微時,嘗宿井旁,即位,命開此瀆。唐元和中,刺史孟簡濬導,袤四十一里,溉田四千餘頃。南唐保大初,修水門。宋慶曆三年,令楊璵諭民疏治,復通江流。《祥符經》引巴州刺史羊士諤《記》云:「此瀆以近孟城山得」 名,或云孟嘉僑寓地,又云「孟簡初濬」 ,未詳孰是。明洪武二十七年重濬,止通輕舟。後閘官裴讓具陳江南漕運之利。永樂四年,命通政趙居任等率蘇、松、常三府丁夫濬導,僅十晝夜訖工,比舊倍加深廣,轉輸商販便焉。弘治八年復淤,命工部侍郎徐貫動蘇、松二府金錢,派常州五縣丁夫疏瀹,浹月告成。嘉靖初,跨孟瀆築城,備倭河復淤。二十五年,知縣楊巍、丞吳文泮重濬。萬曆五年,御史林應訓合五縣官帑,募夫再濬,深廣并及支河,旱則引潮灌溉。冬月,京口閉閘,官民舟楫通行,公私利賴。至

皇清順治十六年,「海寇」告警,議沿江列戎修馬路,築

烽墩砲臺凡通江支河悉閉塞。康熙十九年,巡撫慕重開。

「小河 」 ,孟瀆「入江」 支流也,今亦湮。

「萬歲灣 」 ,即九曲河,今多湮塞,以《蕭梁》得名。「蓼溝 」 ,亦孟瀆支流。

小孟河 在伯牙瀆西,會黃泥灣,北入孟河口,今湮。

直瀆 北入運河,南通白鶴溪,俗呼「扁擔河。」 明萬曆七年濬,深廣與漕渠埒。

白鶴溪 ,北接直瀆,南流入欽風鄉,舊傳丁令威化鶴得名。又有丁橋,在今丹陽縣。明正德迄萬曆凡四濬。

鳴鳳河 ,西接丹陽,東入白鶴溪。

三溪 東北接懷德、北鄉諸水,合流入白鶴溪。西蠡河 今名南運河,一名浦陽溪,北枕普濟橋,西南入丫河。單鍔《水利書》謂「范蠡所鑿。」 今宜興有東蠡河,橫亙荊溪,北透湛瀆,此為西蠡明矣。自順龍河湮廢,濬為荊溪運道,直抵鍾溪,入宜興界。明正德八年,知府李嵩治農,通判溫應璧,復加疏濬,民皆利之。萬曆間再濬。

黃林河  南運河 自孫塘橋分流,西會于三溪。

「白蕩 」 西接南運河,陳渡三橋。

九女塘 相傳有九女浴此,後仙去,遂名東塘   、西塘   、「鄭鐵塘 」 ,塘以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