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7 (1700-1725).djvu/6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八卷目錄

 常州府部彙考二

  常州府山川考二

職方典第七百八卷

常州府部彙考二

常州府山川考二   通志縣志合載

無錫縣

錫山 在縣西五里,惠山之支隴也。無錫諸山,西自閭江,蜿蜒相屬,以至九龍之東,其脈中伏,始更起為是山。形勢既豁,諸水環之,縣城斯在。以其為縣之地脈所由結,故論者謂為主山。形家亦言眾山皆高,則低者為主也。唐陸羽《惠山記》:山東峰當周秦間,大產鉛錫。至漢興,錫方殫,故創無錫縣,屬會稽。後漢有樵客于山下得銘云:「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有錫沴,天下弊;無錫又,天下濟。」 自光武至孝順之世,錫果竭。順帝更無錫縣屬吳郡。按:此錫山之名所由始也。山之南有小石池,圓廓若盆,引竅潛通山谷,其水當大旱,可飲千人不竭,俗稱仙人洗面石。前有月子蕩,下有錫山澗,第二泉之水,由澗以入梁谿山之西有秦皇塢。《惠山記》:「始皇東游,以金陵太湖間有天子氣,故掘以厭之。」 其東有烏腰塢,西有春申祠。初崑山顧文康鼎臣善堪輿術,嘗登茲山,謂龍固當角,邑人因建石塔于山之巔。又或言龍以角聽,故塔空其中。萬曆歲丙子,復建龍光塔,而石塔遂廢。龍光塔圮。

皇清康熙壬子,知縣吳興祚鼎新之。或又言邑中科

第之盛衰,係塔之興廢云。

惠山 ,在錫山之西,即九龍之第一峰,其麓與錫山相屬也。或云:西域僧慧照者居之,故亦名慧山。惠與慧通。陸羽《惠山記》:「惠山,古華山也。」顧歡《吳地記》:「華山在吳城西北百里。」釋寶唱《名僧傳》云:「沙門僧顯,宋元徽中過江,後入吳,憇華山精舍。華山上有方池,池中生千葉蓮花,服之羽化。」老子《枕中記》所謂吳西神山是也。又云其山有九隴,俗謂之九隴山。或云九龍山,或云𩰚龍山。九龍者,言九隴之形,若蒼虯縹螭之合沓。然。𩰚龍者,相傳隋大業末,山上有龍𩰚六十日,因而名之。今九隴之下有九澗,又各有塢。第一峰下曰白石塢,宋司徒長史湛茂之宅在焉,今為惠山寺。第二泉在其南,又有若冰洞、冰泉、千葉蓮花池,池一名「纑塘」,一名「浣沼」,山姬歲漂紗其中,得好顏色。又有羅漢泉、春申澗。有華坡者,南齊孝子華寶所築。第二曰桃花塢,下有孤松特立,若虯龍之矯攫,旁有太湖石,虎臥其,長踰丈。第三擔鉤塢,第四王家塢,第五宋塢,有獅子石,形若獅子。鏡光石,廣四丈,映雪有光。又有天公足跡,石大三丈餘,色赤,其跡長尺。第六馬鞍塢,其峰居九隴之中,下有三台墩。第七望公塢,峰最高,上為石門,有水簾洞,飛瀑濺激,劃開一隙,兩門翼然,俗謂之「珠簾泉。」絕壁之上,有海棠數十株,大如斗,覆數十丈,今無之。第八仙人塢,下有石穴,深險不可窺。西有回龍澗,其水從山之西北轉龍尾,東入運河。第九火叉。一作「鴉。」 塢又西北為龍尾陵道。《越絕書》:「春申君封故吳墟所築」是也。上有白龍潭。周氏《風土記》:「東晉時,有家其上者,妻妊三年產一龍,色如銀,七日昇天。去後,龍每一歸,歲則大熟。」其巔有三茅殿。

歷山 即舜山龍尾之斷,其名華利口,去縣二十里起為是山。蓋南朝多以北方山川都邑僑置其地,故有此名。或云上有舜田,不種而禾,歲恆產一二穗。又有舜井。《陸羽記》又謂惠山亦名歷山,皆不可考。歷山下有小山,名石盆山。《寰宇記》:歷山西有范蠡城。

柯山 在舜山之西,兩峰相望,土人合名之曰舜柯山。《風土記》:「吳仲雍六世孫柯相之所治也。」 斗城又在其西,范蠡所築。

《西顧山 》在柯山之西,又其西為青山。

青山 ,其山之陽曰「華藏」 ,西接歸山。以上西境山之陰。

青山 在惠山西南,九隴凹結處突起一峰,甚低,至是山勢皆南向。按青山有二,一在華藏之陰,一即此也。「粲山」 障其前,章山峙其右,中開半面,遙見湖光,高松數千章,清陰翳然,亦山南清絕曠奧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