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7 (1700-1725).djvu/7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第七河 在福田巷,亦名田雞浜,長三十四丈。第八河 在東門正街之北,至韓修橋而止。第九河 在盛巷,今河形盡沒。舊謠云:「九箭通,出三公。」 今其僅可通舟者,第三、第六而已。倉前新河 直河至東察院南,分流東行,少北而合於弓河之沙盆潭,元大德五年鑿。以上城東諸河,其流皆出南水關。

留郎橋河 於直北門分流循城而西,稍南經城西門轉東合於州橋河。

斥瀆 直河至倉橋之南,又分而西前行,合於留郎河。

胡橋河 斥瀆之南,直河又分而西前行合於留郎河。

營河 、胡橋河稍前分流南行轉西經縣治,過州橋之下,又西南而合於「留郎河。」

《水䃮河 直河》經大市橋南,又分而西歷城隍廟抵西城之下,轉而南入束帶河。

束帶河 直河經中市橋南,又分而西,過學宮之前而出西水門,環宋尤文簡宅,故名。以上城西諸河,其流皆出西水關。

白水蕩 在盛巷之西,廣三十餘畝。宋元間,為春申行宮於其上。中有蛟穴,通太湖,其深不測,林樾幽邃,菱芡龜魚之所附麗而出沒也。明弘治中,副都御史盛顒取其地,築後樂園,亦名「方塘書院」 ,後廢。今秦職方汧居其草堂,而清池四匝,皆為里媼浣衣卒伍飲馬之窟矣。

嚴家池 明初,嚴之聚族而居者,在鄉有嚴埭,在邑有嚴家池。池在學宮之南,廣十五畝,有水道通束帶河。池之南,張尚書籌題曰:「杏花村」 ,而築萬松園於其右。叢篁高柳,清陰四列,中多荷花。倪漢川溶作小舫,時時載酒其中。給事許靈家其旁,創樓焉。王紱畫八景於樓壁,今其池十九湮塞,所餘一泓,不勝穢濁。唯舊傳池底有脈。潛通外湖。故雖旱不至盡涸。

暎山河 初名蛟河。《蠡溪筆記》:「宋初僅一方池,紹興間蛟起其中,壞民居為長河,廣五丈,每晴日遙見九龍諸峰,宛然隱暎,他處皆無之,今亦湫溢不堪。」 以上三水,不通諸河。

第二泉 在惠山第一峰白石塢下。唐陸羽定《天下水品》二十種,江州廬山康王谷洞簾水第一,無錫惠山石泉水第二。以其為羽所定,故又名陸子泉。又張又《新記》:「揚子江中泠水第一,惠山泉水第二。泉上有若冰洞,人多言泉源所出。然洞有水甚濁,而不通二泉。二泉伏涌潛洩,略無形聲。池二,同覆一亭,圓為上池」 ,方為中池。兩池中隔尺許,本有穴相通,撓之則俱動,而中池之味,遂遠不逮上池。汲泉者瓶罌負擔,不舍晝夜,皆上池獨給之池。甃以陶甓,繚以石欄。《相傳》「宋高宗南渡,臨池酌泉於此,故加飾焉。」

若冰泉 在二泉之上,今雲起樓右二十步許,唐僧若冰劚巖得之,故洞及泉並以「冰」 名。池廣方丈,遊人所狎,水頗混濁。

龍縫泉 在春申澗上,碧山吟社之左。自石隙中出。深廣可三尺,一名「龍淵。」

羅漢泉 ,在惠山寺大殿上右隅,山僧真恩構亭其上。

靈泉 在錫山東嶽廟西廡之前。

龍眼泉 ,在大同殿後,本梁大同間鑿,亦名「大同井。」

惠照泉 宋天聖年間,僧惠照劚地得之,今湮廢。

松苓泉 在聽松菴右,邑都憲盛顒因泉出松根,鑿池引之。

遜名泉 :在邵文莊尚德書院前。明正德五年浚。

滴露泉 :在尚德書院點易臺之下。文莊《將築臺》詩有「安得泉聲一道來」 之語,忽有涓流出於石間,乃引而名之。

雲泉 在張中丞廟前。明萬曆丁亥,山僧導溝得之。

珠簾泉 在石門,飛瀑濺激如珠。

泂酌泉 在粲山,舊有亭,其西又有邵公泉。「通惠泉 」 在寶界山。宋錢紳去官歸隱其地,得泉於巖下,甘洌亞惠泉,因名。

天井泉 在閭江西麓,始有二湮,其一。

竇乳泉 在膠山寺左廡。唐咸通中,建寺,得此泉於山竇間,因名。宋尚書郎閩人翁挺構《蒙》齋於其上。

泠泠泉 在嵩山

惺惺泉 在控江門內胡橋之北。舊傳「飲之能令人慧」 ,故舉子赴試者爭汲焉。其井久湮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