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7 (1700-1725).djvu/7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九卷目錄

 常州府部彙考三

  常州府山川考三

職方典第七百九卷

常州府部彙考三

常州府山川考三   通志縣志合載

江陰縣

君山 在澄江門外二里。縣治負之,舊名瞰江山,以春申君故,易今名。相傳山西向東岳廟陛即春申墓,隆起平疇,橫枕大江。邑中諸峰,四面環拱。北瞰維揚,南挹姑蘇,東窺海虞,西盼京口,一方之大觀,列郡之雄勝。在宋有松風亭,後易名心遠;洗心堂為蔣靜學《易》處,後改名澄江。巔之南有浮圖,入明則有江樹亭,取雲中辨江樹意。又廳曰「翠煙」 ,堂曰「時雨」 ,並堂北向為如斯亭。萬曆中,復建二亭,西向者榜曰:「平臨萬戶」 ,北向者榜曰:「吞吐江山。」 山巔之南為采真閣,俱廢,今則唯存龍飛駐蹕坊,明祖曾駐蹕此山。東岳廟峙其西麓。坊之左為君山禪院,稍上則三元、三清、三茅諸宮在焉。從元天門曲磴而升,真武廟正居其巔,靈飆灝景,儼乎神明攸居。迤北則為梅花書院,尸祝學使蘇銓于其中有潮音閣,而浮遠堂則宋紹興中知軍趙嶲之經,始取東坡「江遠欲浮天」 之句以名。瞰江對淮,實為一郡勝覽。李鶴田玨,淳熙中任江陰軍司法,一聯云:「此水自當兵百萬;昔人曾有客三千。」 人多傳誦,今就傾廢。《舊志》云:「非巍巨而占據雄勝,四望空闊,登之者往往有騎雲御風,飛步太虛,凌霄倒景之興云。」

皇清康熙年,合山廟觀俱生員劉之蘭「倡修」,又建五

岳樓

鵝鼻山 ,在縣北四里。《源山須知》云:「其形高斜如鵝鼻,俗呼為峨嵋觜。」

黃山 在縣東北六里。以春申君姓為名。其峰為席帽。《輿地志》云:「上有石室,吳時烽火之所。」 今烽𠋫遺蹟稍存。雞頭灣有山嘴,入江,兩崖相望,謂之二島。

馬鞍山 界黃山東西之間,其形凹,故名「大石山  」 、小石山 與黃山相連,下臨江湍,俗呼為「大石灣」 、「小石灣」 兩灣皆小石離立,有紫赤文,驚濤飛灑,漱嚙其下。突如橋,窈如洞,奇險清絕,為邑人遊覽之勝。

蕭山 ,在縣東北十五里。本蕭氏所居,名之,今訛為「小山。」 有祭江臺在焉。

彭越山 ,在蕭山東,彭越東征,營於此山,故名。盤龍山 ,一名蛟山,在縣東十五里。《源山須知》云:「唐垂拱中,有黃龍蟠其上三日。」

真山 在縣東北十五里。梁武帝時,有女子修道得僊,建至真觀。《祥符圖經》作「甄山。」 《十道四蕃志》名石筏山。山下有石如牌,懸江中,又名石牌山。江邊有大石方丈許,中可坐數十人,曰天臺茅灣。有叢石如群龍狀,其鱗斑斑然。

鳳凰山 ,在縣東二十里。《太平總類》云:「晉太康元年,人有掘山者,得石鳳凰,因以為名。」

香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相傳吳王嘗遣美人採香其上,曰「採香徑。」 山之左岡中發一泉,紆迴而下數十步,經石潭,少注,溢而復流。夾澗有桃花,名桃花澗。

稷山 在縣東三十里,又名「薛山。」 相傳唐薛稷別業。

彭墓山 本定山支瓏,彭公獲軍中首級葬此。覆酒山 ,在縣東三十里,其形如覆舟,俗呼為覆酒。按《祥符圖經》又云:「曲阿有覆酒山。」

售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梁天監中,劉售嘯聚於此,自號為「售山。」

定山 在縣東四十里。有玉乳泉,又名虎跑泉。貪山 在縣東十八里。梁大同中,有樵夫採薪識金銀氣,掘之為石所壓,故名「貪山。」 山之西有解祟泉,出幽谷中,潔清紺寒,澄湛靚深。且巖嶠峻阻,林木奧密,陰風凜凜,飛埃不到,舊名「彌勒泉。」

敔山 在縣東十五里。山脊有堆阜,纍纍相比,其形如敔,故名。俗謂「耙齒山。」

女山 即定山西阿。相傳有太守女入山修道,因名。今女仙臺址尚存。《舊志》誤敔「女」 為一,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