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8 (1700-1725).djvu/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十六卷目錄

 常州府部彙考十

  常州府祠廟考一

職方典第七百十六卷

常州府部彙考十

常州府祠廟考一   通志縣志合載

本府。武進縣附郭。

社稷壇 在青山門外二里。按舊《志》,在州南一里。風師壇在城東南,雨師壇在城西南。宋徙州治西南隅,與儒學相望。社稷為壇各一,倣唐制,以石為主,其形如鐘,而剡上而下,植於土。大中祥符二年,詔定諸州社稷,模其狀分給。四年,頒壇制於天下。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石幢門外。明洪武三年,知府高復建。初為二壇。八年并為一壇。南向,廣袤與社稷壇同。歲春秋二仲月上巳日,有司先期齋戒,祭則遷城隍神至,合食於壇。更神之號曰「風雲雷雨之神居中,本府境內山川之神居右,本府城隍之神居左。」 祭用羊二、豕二、祝一、帛一。萬曆三十年,知縣晏文輝重修。

厲壇 在青山門外三里,明洪武三年創置。歲以春秋三月清明日、七月十五日、冬十月一日,晡時祭。

城隍廟 在金斗門內街西,宋太平興國中建。淳熙十三年,賜額「嘉應。」 元延祐三年,總管府知事趙琦修,國子博士柳貫記。至正十五年,廟燬重建。常州路儒學教授陳顯曾記。明洪武初,詔去封號,塑像為木主,題曰「常州府城隍之神。」

皇清康熙六年,寢樓燬,八年,即其地重建後堂香火。

益盛

縣城隍廟 :在大殿左掖。順治十七年間建,邑人陳玉綦有《碑記》。

五賢祠 在郡治後西北隅。祀唐獨孤及,宋柳開、李餘慶、陳襄、楊萬里,皆賢牧也。今廢。

梓潼帝君祠 在府學戟門東偏。

劉將軍祠 在郡治前清和坊內,明洪武初建,祀宋都統制劉師勇。

先賢祠 。明洪武間,張度移置雜造局於此,為五縣歲造緞疋箭枝之所。萬曆初,施觀民改創龍城書院,旋奉旨拆毀,鬻其地於民。三十一年,知府歐陽東鳳贖地建祠,祀周延陵季子而下漢、晉、唐、宋諸賢六十九人。祠前為堂三楹,朱侍御吾弼題曰:「傳是堂。」 堂四面各有軒十二楹,左右翼各為齋舍,以居諸生之講業者。堂南為「千古一脈坊」 ,折而東,為門一。再折南向,為坊一。中為經正堂,次川堂,次後堂,凡二十餘楹。又次為堂三間。祀前有司之知學者。士紳各捐貲助建,講學論道其中,期追諸先哲,稱一時盛事云。曾冢宰同亨為傳是堂記。崇禎年間,增祀錢一本、顧憲成、高攀龍、孫慎行四人。

皇清順治十年,太守朱之普增入泰伯,以為「先賢」之

第一人:十一年,增祀張瑋一人。康熙七年,又增楊廷鑑一人。

營田廟 在迎春橋西。周文襄忱巡撫江南時建,以祀五穀之神,傍太平、濟農二倉。

《毛推官》祠 祀元常州推官毛祥。

文昌閣 在東門內。其地當城之巽隅。昔人於此建閣為「文筆峰」 ,用補水口之缺。自是文風丕振。後為民居所侵,築牆蔽之,莫有知者。

皇清康熙十四年、奉

旨纂修《邑志》,始按圖徵訪,而神像巋然獨存。邑紳士

捐資公葺

先賢梁子祠 宋紹興間建,祀千乘侯梁鱣。德佑乙亥燬於兵。明萬曆壬寅,太守歐陽東鳳建,并祀縉雲侯梁汝嘉。祠在登省巷。按先賢名鱣,字叔魚,齊人。嘗以無子欲出,妻決筮於商瞿上,瞿上止之。信乎朋友善全,齊俗所存厚矣。今其祠子孫守之。

《湯襄武》王祠 在關帝廟東偏。明崇禎十六年,襄武裔孫國光建,有司春秋致祭。

關帝廟 在縣學東後河之北。舊有高埠,高二丈,廣袤八丈有奇。相傳湯信國公將臺,俗呼「中軍帳。」 然內多朽骨敗骸,或疑元初舉城死義者槁葬之所。明嘉靖丙辰,有司請於朝,即其地立廟。每歲五月十三日致祭。郡人唐順之、孫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