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十七卷目錄
常州府部彙考十一
常州府祠廟考二〈寺觀附〉
職方典第七百十七卷
常州府部彙考十一
常州府祠廟考二〈寺觀附〉通志縣志合載
本府。〈武進縣附郭。〉
隆興寺 在惠民橋東偏。陳至德中建,舊名「中興」 ,唐神龍中改今額,元末廢。
國安禪寺 在縣治東南二里榮橋。唐初名「國祥」 ,僧伽嘗留衲衣,後廢,惟存古址。明成化十八年,僧正智始建佛軒禪堂。
護國禪寺 ,在斜橋南。元大德間建。明洪武丙辰重修,增置僧堂,接納禪侶。後廢。正統間重建,嘉靖、萬曆續修。寺額傳為東坡先生題,元薩天錫又書「忠義山旁」 匾。蓋宋末起義莫謙之,此寺僧也,故名。
慈恩寺 舊名「永福」 ,在斜橋東北,梁天監元年建。唐大中間,刺史馬植以郡人潘建宗請,重造。宋末廢。元大德六年,本路監郡人大中大夫禿哥即其故址建,改今名,以女為比丘尼。明正德七年,知府李嵩併其尼于資聖寺,遂廢。
資聖寺 在縣治東一里。唐咸通中建,舍比丘尼。宋宣和六年重繕。乾道間,創三門,孫鴻慶有「記。」 明嘉靖間,督學張鰲山毀淫祠,撤之。
正覺教寺 在李子廟西。唐開元中建,名「開元」 ,為李遵宅舊址。宋改今額,後毀。餘一殿有鑊徑尋及銅模明皇像。宋末像鑊俱不存。明洪武二年重建。正德丁丑,知府王教以寺改名忠義祠,遷寺于妙勝寺廢址,即今地也。南京吏部郎中惲釜為記。萬曆二十九年,寺僧道謙鬻田重修,復以銅範鑄明皇像。寺有元學士趙孟頫「圓通」 扁字,蓋得之圓通庵名。
妙勝寺 在雙桂坊。晉永和中,李大夫捨宅建。陳至德元年,郡人姜氏為尼者三,遂增闢。唐永初四年,名「天靜。」 宋元祐賜今額。明嘉靖撤廢,即其址建正覺寺。
祟法教寺 在忠義祠東。舊傳陳司徒後圃南。唐保大中,名「大聖院。」 宋大中祥符一年,改僧伽院。宣和七年,賜名「崇法禪院。」 明洪武二年,僧大古請為十方僧剎,重建佛殿、鐘樓。二十四年,改教寺,設有鐘夫,以司晨昏。萬曆十三年,知府王三錫重修鐘樓,立碑。二十九年,雷燬鐘樓一柱,知縣晏文輝修之。三十三年,僧戒成修。
圓通院 在德壽坊內。元皇慶二年建,趙孟頫題額。元至正乙酉重建。明宣德甲午修,嘉靖間再修。
北觀音院 ,在清和坊。宋至和元年,僧德諧建。治平二年,置大輪寶藏,以度諸經。明洪武三年重修。成化十年,重建佛殿。弘治二年,撤毀無名菴院。本寺因《古志》不載,毀為社學,併僧入崇法寺,改為忠義祠。後遷忠義祠于雙桂坊,改為名宦祠。
《並育庵 》在青山門內。順治三年,邑人陸自巖買周氏園建,有十方佛殿、彌勒佛殿、關帝殿、大悲閣在焉。且濬舊池數處環通之,為放生池,基地共十五畝七分零。
白龍庵 在府學之西,明洪武初建,內有石佛一尊。
拱真道院 今名北真武廟,在鼎新坊左。元至元戊寅,郡人朱文卿捨宅建。明初,張真人太元題額曰:「拱真。」 正德間重建,邑人徐問記。嘉靖間再修,後建高閣。對院有古井亭。嘉靖末,邑人呂律有《井亭碑記》。
白雲禪院 在府治東南白雲渡口,晏公廟東。明萬曆年間,邑人吳剛思為禪僧慧刃時雨建。真教寺 在池子巷。「明初以西域歸化彝人,安插各府,其人猶守故教,不食犬豕。各府皆有寺,本寺初甚陋。萬曆間,知府馬化龍,其先亦歸化人也,遂擴大之。」
三元庵 「忠義祠」 分地。明萬曆年間造。
法濟禪院 在縣治東南二里西排灣。初名「浴堂院。」 宋太平興國中,改「法濟」 ,後寖廢。明洪武初重建。今廢為民居。
大初庵 在祠山行廟西。明天啟丙寅禮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