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0 (1700-1725).djvu/1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間,學正陳琦重浚得舊井,欄上有「文曲井」 三字。鳳昇井 ,俗名雙井。州治東北西溪鎮南倉橋東西兩岸相向。《舊志》云:「天女辭董永相別,過此地,天女取釵二隻,於地東西插之成穴,明誓不重。會天女辭去,後人於插釵之處鑿成二井,後開置市河,兩井相向,遂隔河矣。」

王仙翁井 在天目山

如皋縣

摩訶山 ,俗呼蝦蟆山,傳聞多異蛇,有僧過之,蛇分道而行,因立大聖殿於上。昔迤岸去石莊舊址二十里,今江漲山遠,去岸逾五十里。按《縣志》云:「摩訶山本縣之南界,今江沙南漲,水歸北流,山竟連蘇之常熟,而反與如皋隔絕矣。」 土山 有四,高二丈餘,皆壘土所成。一在安定鄉,有白馬將軍廟。一在豐利場,有東嶽行宮。一在石港東。有觀音堂,一在馬塘。

碧霞山 在縣治北,壘土為之,上有碧霞元君祠。按《縣志》,「碧霞山亦名泰山,在縣西北,附城築土高二丈四尺,即福海禪院也。」 上有元君祠。曲水長堤,左右環映。幽林曠墅,迥隔塵囂,風月嘉晨,雅堪延眺。

蠙山 :亦名車螯山,在掘港之苴上。土人取車螯棄殼海濱,累積成山,高十餘丈。上聳一峰,外相環帶,望之若浮巒孤嶼,出沒雲濤中。初日照耀,金光迸射,雅稱異觀。

浦岸 去縣北五十里,東西延亙五十里,鄉人謂「古海岸產艾,相傳孫真人遺種。」

平阜 在縣南七十里江寧鄉。東西延亙幾六十里,相傳舊為江岸。上多林木,土肥,宜五穀。會盟原 在縣東十里。相傳吳楚會於邗溝,即蟠溪地也。今有邗溝鋪。

赤岸 ,在縣東北,跨南延亙六十里,脈接蜀岡,土高色赤,故名。《文選注》:「赤岸在廣陵輿縣」 ,疑如皋即漢輿縣故地也。

揚子江 自西南出泰興界,入江寧鄉,即為縣境。東過天生港,入通州界。鹽盜出入,捍禦為難,故於石莊置巡檢司,示控遏焉。

東海 東自泰州界遶出如皋境,歷李家堡、豐利、馬塘二場入掘港,有守備營焉,蓋維揚之門戶也。自此轉入通州界,過料角嘴,乃與江水合流。

運河 自漢吳王濞始開邗溝,起揚州茱萸灣,通海陵及如皋蟠溪。其在縣界者,北接海安,東抵丁堰,分流入海;東南止白蒲,入通州,凡一百一十里。自宋迄元中間增置堰閘,以資蓄洩,為利甚溥。

車馬湖 在縣東南六十里。舊傳范蠡為五湖游,浮海入齊,棄車馬於此,故名。今有范湖洲。天生港 在縣西南通揚子江,東通白蒲汊,亦有鹽盜。今設石莊巡檢司。

掘港 在縣東一百三十里,西通運鹽河,東抵壩,此廣陵第一門戶也。舊設游兵防汛。明嘉靖中,倭寇揚州,皆從此入,始設守備營寨以示控扼焉。

大貼港 :在掘港場。東抵海,西抵新團。

新開港 :在豐利場迤北,通海。

石莊港 :在縣南六十里。宋吳濛詩:「煙含樹色連沙嶼,風帶潮聲怒石矼。」

蚶水港 :在豐利場西。

張皂丫港 在馬塘場,南通海,北通運鹽河。許橫港 在安定鄉,北通溪河,西通泰興縣。觀音港 在縣東五十里。

土墩港 :在縣南二十里。

丫凌港 :在縣南五十里。

高港 :在縣北二十里。

秀水港 :在城西謝恩橋南。訛為「秀才港」 ,今改正。

暇思港 :在縣西南七十里。康熙六年,奉。

旨「開濬。」

鄭公灘 在豐利場。宋治平二年,富鄭公弼以使相判揚州,其備海寇戰船,每壞於風濤,公因鑿灘以泊之,且使軍士習水戰其中。

雲灘 在西溪埠。南通大江,北接裏河,隨潮盈涸。

抱石灘 在石莊。舊傳「浣紗女投江」 ,即此。瀛溪 在縣治北安定鄉。西通泰興縣,東接黃蒲溪。

黃蒲溪 在縣西北。西接運鹽河。其地產蒲,故名。

蟠溪 即古邗溝,在赤岸鄉。溪灘寬衍,中多洲渚,灣曲如龍蟠,故名。西接運鹽河,東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