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0 (1700-1725).djvu/1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烏塔溝入於漕河。以上二塘,詳載《江都五塘下》。歸水澳河 ,唐李吉甫為淮南節度使時,置發運使於揚子,屬淮南道。吉甫置堰閘,修陂塘以洩有餘防不足,始作歸水澳河。今東關塘子北有歸水河,一名澳河。

北山塘 北山在縣北二里,山即蜀岡中處,其西為康王墩。

茆家山塘 茆家山與北山相對。宋嘉定間,方信孺、袁申孺相繼知真州,築塘其間,左為方所築,右為袁所築,長亙北山下,東西分引水港入濠,潛為水櫃,以遏截金人,州城獲全。兩塘舊有石壩瀦水,可溉田五百頃,今俱堙廢,塘盡為田,遺跡尚存。申孺有《水櫃議》。

堰閘 宋太宗時,淮南發運使喬惟嶽於建安軍創斗門,於西河築三堰,以通漕船,設懸門積水,潮平乃洩之。真宗乾興中,將軍陶鑑掌真州水利,建通江木閘二。及天禧中,賈宗為發運使,上言:「歲漕自真、揚入淮、汴,歷堰者五,官煩民疲。請濬漕渠,廢三堰,以均水勢。」 渠初成,公私以為便。至宣和間,漕渠涸,向子諲建議,復修諸堰,使真州諸塘之水無為他河所分。發運使行其議,滯輓乃通。

何家港 真之運河以南,其溝港多通江潮,而何家港為最大。導江北入,東西釃,為渠者數十,溉田千餘頃,東接瓜洲,舊有土橋,後邑人陳貴易以石矼。明趙鶴為之《記》,中有云:「今之所謂港,古之澮川也;今之所謂渠,古之溝洫也。乃今田不及古者,導激潤灌之利同,而闢鑿疏瀹之功異也。以故潦則沮洳為場,旱則莽」 焉赤地,而民無寧歲矣。誠使效《周人》「傅力通功」 之制,適溝洫瀦瀉之宜,而協之以義、乘之以時,則雖地不必井授,封不必界均,而其為利,豈止矼橋哉?信如斯言,而利之興者日出矣。故附錄之。

鑰匙河 河分二泒,一泒西北行六七里至胥浦,直接銅山源;一泒折而南行里餘為土口,入於江,名「冷家灣新河口。」 萬曆間,知縣況于梧開邑人士皆以人文衰瘁歸咎焉。庚子,童令欽承築堤遏之,已而堤圮,又言於胡令崇倫,復治堤兼浚下流,邑人更欲甃以石。

西境諸塘 劉塘在方山之西,靈岩山之東。舊志謂「本劉氏胭脂莊」 ,今俱軍民佃墾。按《宋志》別有黃塘、韓塘、月塘、柳塘、神塘、白水、賀公、桑家、龍源、假皮、三丫等塘。嘉靖張矩《志》復載有長山塘、銅山塘,及方山、焦山、石子、磨盤、棗林、包莊、石碑諸塘,皆後代鄉都所築,以備一方之灌溉者。雖非陳公句城通渠大港,比訪而葺之,庶西境諸山無暵憂,所裨於真者不小也。

泰興縣

通泰河 ,亦名粯子河,在城北二里。自縣從口岸達泰州。嘉靖間塞,知縣許希孟開濬。又患水不聚,買石建閘未成。今議濬歷鴨子河,通泰州。鴨子河 亦名鴨子湖,在城北五十里。舊《縣志》云:前令多濬新河過船港以溉田泄水,但西流易瀉,舊如馬橋、三汊口岸等處,閘坍無存。河之在東北者,可連如皋八場,西通大江五港,南接靖沙,北通興、泰,諸河接會,為鹽漕孔道,商賈要津。若起自通泰河,歷鴨子河等處,淤壅既通,仍建閘於田家河、遷善鋪、張家河、孫橋、姜溪河五處,使水溢注之於江,水嗇蓄之於河,是則水旱可援,鹽漕咸濟,水利之興,公私胥賴矣。

江堰 明成化中,揚州同知李紱問邑民疾苦,知縣蔡暹訴以「江水風潮為患。紱於西南沿江築堰捍水,起保全鄉至廟灣港,長萬六千九百二十五丈,廣三丈五尺,高一丈,由是瀕江八十里之田,賴以無虞。嘉靖間,知縣朱箎增築,自廟灣港至過船港,計七千六百三十丈。今雖廢,有址可循。」 方岳為之記。

天井河口閘 明萬曆中,知縣馮渠建,民便之。馬橋河 在城西南二十五里,迴流與龍開河接,從王家港入江。自江南來者所必由。嘉靖間,邑令朱箎極力疏治,然後一邑之水皆出焉。近內侵,去城僅可二十里,其河寬廣,水勢湯湯,必石梁浮橋,方可永久利涉。

高郵州

堰埭 ,李吉甫築平津堰,即今河堤之始。宋張綸為發運使,築高郵等處湖堤二百餘里。後陳損之為提舉水利使,於高郵等處置石埭十三,盪水河三十五,增築堤六百餘里。

運河 河堤即平津堰,凡田地在堰之西者曰「西上河」 ,在堰之東者曰「南下河。」 北下河往時旱年,則南北河藉西河以為之溉;水年,則西河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