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0 (1700-1725).djvu/1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南北河以為之洩

閘河 堰之在郵境者,南北長九十里,沿堤有閘,閘外又有涵洞。又五里一淺,淺夫四十名,以時撈濬。閘有定制,恆存水六尺,過格即洩入下河,以漸而去,上下俱不至於淹沒。即旱年上河水可以濟運,運船過盡,仍放洞水以救下河。故郵人言「西河水利以撈淺,建平水閘為主。」 今設滾水壩,亦即平水閘之意也。按:宋吳遵路為斗門十九,以蓄泄水利。後方仲開作木閘石窗,溉民田。張綸亦以巨石錮堤,間為平閘數十丈,以洩橫流,曰滾水壩。陳損之於高郵等處,堤為斗門八,涵管四十五,此閘洞滾壩所從來也。明嘉靖三年,郎中陳毓賢請於高郵湖堤東建閘九座,以殺水患,即今舊閘。又遐觀橋有上下閘,北界首有閘,皆舊建,今新增。滾水壩,州南五,州北《一》。

運鹽河 、南下河、北下河之間曰運鹽河,亦曰閘河。其堤曰「東河。」 塘以南稍高於北,又曰南上河。河塘東西長八十里。宋元祐間,郡守毛澤民於此河建斗門石閘,以時蓄洩,南北皆為良田。後人又議於三垛鎮置閘啟閉,以防旱涸,三年一挑。明嘉、隆間,塘歲久且壞,河不時濬,水積不能洩,南人又每竊決之以渰北下河,故北下河最病。萬曆庚辰,知州邵夢弼重築東塘,起高郵達興化百二十里,復倣元祐制,建水門三,兩河田復有秋,民德之。李文定為之《記》。近日滾壩下水,多由此河達興化以及諸場,河淺狹不能容,必大濬深廣之。

圈子田 《舊志》:「侍郎白昂開康濟河時,於民田中鑿渠,其田越在河外,遂為越河圈子,田中皆膏壤,然堤岸不治,久之將田復為湖矣。」

興化縣

海陵溪  運鹽河 海陵溪在縣西十三里。運鹽河即高郵運鹽河,至豐樂橋入縣界,東行至寧亭閣,轉北至城西接官亭,此高郵邵伯來水所經也。西水自高郵來者,北由界首閘至頭閘,下海陵溪,南由弔橋閘至三溝閘,下淥洋湖,入官河,赴海陵溪會流至縣西。南水自邵伯來者,由三閘至小壩閘,下艾陵湖,經河口鎮分入海陵溪,運鹽河至縣。近以增置滾水壩,議大濬運鹽河,深廣加倍。

蚌沿河 在縣南三十五里,與泰州分界處邑東南。水從泰州來者,由蚌沿河經陵亭鎮入運鹽河,至縣以上為興化來水所經。他若西北子嬰等閘,從廣洋即北入射陽,分流無幾。至東南車路等河,則邑水將由之以達海口。不過以久淤而逆流,皆不可以為來水。

平望湖 在縣北二十里,四方平衍,周二十里,南通新溝,北接丁溝。往時邑之去水,皆北入平望湖,達鹽城界,由射陽湖入海。

得勝湖 即率頭湖,在縣東十里,通梓新車路河。車路乃達丁溪場河道,而一路淤墊,自湖入車路河,迤東轉漸高焉。「梓新」 ,則往東南諸場河也。

車路河 :凡自得勝湖口計程七十三里,至丁溪之串場河,歷唐子鎮、戴家窯等處,東高於西,水反逆流入湖。

海溝河 在縣東北四十里。歷釣魚廟、安豐大營,出白駒場串場河。

白塗河 在縣北十里。自吳家尖歷鎮溝廟,至大營會入海。溝河亦有支河,可直達草堰場。以上三河,皆在興邑之東,水所由出諸場以注諸海者也。苟深濬之以達串場河,而出各場諸閘,由港下海,頗為徑捷,不盡恃東北廟灣之迴遠矣,乃反使之匯聚釜間,而亦為來水,豈地形果非便利耶?不然,何舍近而圖遠也?

捵鹽河 即串場河。以上三河,皆歸是河。捍海堰 ,即范公堤,詳通州諸場海口由此出閘。

海口   :丁溪。沙河口 :小海閘。

草堰閘  白駒南北二閘 ,下通牛灣河海口。

牛灣河 即鬥龍港。丁溪、草堰、小海諸流皆會於此地。懸水駛下海最捷。河名「牛灣」 者,多為曲折以防潮患也。

寶應縣

弘濟河 即俗所稱「越河」 也,始自明洪武年,柏叢貴建議築堤,後廢,議復久不定。嘉靖中,寶應令聞人詮入為御史,備悉湖勢,力陳開河事宜,猶未得請。至萬曆十二年,始復堤成,甚以為利。但歷年清江通濟閘不閉,黃水隨淮而入流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