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0 (1700-1725).djvu/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小沙河 在縣南六里。源出山東莒州,上接沐河,下由青口鎮入海。

青口河 在縣南十餘里。即小沙河下流。唐生團河 ,在縣南十五里。

掘頭河 在縣南十餘里城子村。舊傳秦漢時以地有王氣,掘之,後成河。

朱稽河 在縣南二十五里。通門接河,由仙丘向東流。舊有水溝五道洩水,今盡淤。

大沙河 舊名「廟灣子沙河」 ,在縣南五十里。源自山東郯城縣,從大沙河鎮東入海。雨集水漲,商船可行,沿河有隄。

臨洪河 在縣南六十里,通海州銀山壩、薔薇河,元末湮塞。明景泰間,知府丘陵疏導通海,舟楫甚便。今復塞宜濬。

孫家河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武強山諸湖之水由東入海。

五龍王廟河 在縣東南六十里,通鹽場入海。堯水 在縣西南八十五里。源自山東沂州,經縣入海。

大石橋河 榆治發脈吳山,山出泉,因勢東趨,迤邐數十里,由治北八里外直去入海。明萬曆十五年,知縣樊兆程嫌其反背,於大石橋築隄以障東流,開鑿引水南下,工方半,以內召去。繼此知縣徐應元因所濬益深之河水已至北城門外,與玉帶河匯,再沿玉帶而東濬,未接海潮僅三百丈,又以內艱去。繼此海州同知顧署事贛榆,終厥功。兩河之水會潮于海,風氣一變。後奸民壞隄,水仍東奔,不復南注。今水雖不通,而河道猶在

朱汪河 在縣北二十里。

龍王河 在縣東北二十里。即朱汪河下流。石橋河 ,在縣北四十里。

石洋河 在縣北五十里,今塞。

柘汪河 ,在縣北五十里。

分水河 ,在縣北六十里。

日頭河 在縣北七十里,今塞。

荻水河 在縣北七十里。源自山東莒州。「劍水 」 在縣北七十里,源自山東沂州三墝山,東流經縣境入海。

分泉 在縣北七十里分水嶺。水由石頂射出,高尺許,東西分流。近為安東衛人侵去,鑿壞石頂,水不射不分,且塞其西流,而分水一鎮遂敝。西觀井 在西門外祐慶觀前,泉甘不竭。《邳州》

葛嶧山 ,在州西北十里。《禹貢》「嶧陽孤桐」 ,即此。《前漢書·地里志註》云:「葛嶧山在西,古文以為嶧陽。」 《後漢書·郡國志》曰:「葛嶧山,本嶧陽山。」 註云:「山出名桐。」 伏滔《北征記》曰:「今槃根往往而存。」 許氏《說文》曰:「葛嶧山在東海下邳。」 《夏書》曰:「嶧陽孤桐。」 經典昭然如此。俗名距山,以為與沂水相距也,非是。又晉人葛洪曾煉丹其上,故名。「葛嶧山。」 小山 在州正北七里,上有林樹,望若華蓋。石埠山 在嶧山北,上有林木可觀。

《十步山 》,在葛嶧山後,以逼山麓,故名。

唐宋山 在嶧山東北,去州二十五里。昔有唐、宋二姓人居之,故名。上有石泉,甚清冽。

宿羊山 :在城西南四十五里。

大町山 :在城西南二十八里。

大黃山 ,在石埠山北,去州十五里。

「小黃山 」 在大黃山北,形勢相連,故名。

朱山 在大黃山東北,蓋山之餘也。世傳有「朱相公廟」 ,故名。今毀。

土山 ,在州西北三十里。黃河墊淤,里人聚居其上,月有數集。

虎丘山 :去土山八里。其山最小,狀若伏虎,今淤無跡,因民居而存其名。

過滿山 在州西北五十里。舊《志》云:泇口有良城,俗謂之梁王城。相傳王之女南泛官湖看蓮,舟中孕子,遂留于此,匝月而還,因名其山。虎丘山 ,在城南六十五里。

茸山 在州西北九十里,上有唐時藏梅寺基。東埠山 ,在州西北九十里。

王母山 在州西北一百里。世傳有王母墓,故名。

熊耳山 :在州西北一百里。

韓家山 在州西北一百里。

神王山 在州西北一百里,上有禹廟。

呦鹿山 :在城東北五十里。

橋頭山 :在城西北二十里。

黃石山 在州北一百一十里,上有黃石公廟。穀城山 ,在州北一百二十里榖城後,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