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山 在州東北一百里,接山東沂水縣界,因產艾,故名。《左傳》「齊侯會于艾山」 ,即此。
小山 在州北一百里,與艾山相並而小,故名。連防山 ,在州北一百一十里。山下有古防路,與艾山相接,故名。
倚宿山 ,在州西北一百一十里。世傳韓信經此,倚山而宿。
顯陽山 在州西北九十里。其山高聳朝陽,故名。
勝陽山 ,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其山高聳秀麗,勝於顯陽,故名。
登高山 ,在州北一百二十里。
王家山 在州西北一百四十里。
憂路山 ,在州東北一百四十里。其山高峻,過者憂之,故名。
鐵佛山 ,在州北一百五十里。上有三鐵佛,故名。
茅墩山 在州西十八里。此下諸山,今分睢寧界內,因原屬邳,故仍載之。
半戈山 在州西南五里。山下舊有雲峰寺,即「地湧金蓮處。」
羊山 在州西南三里。南面黃河,上有宗善禪寺。成化八年,太監徐瑛請敕賜名。殿宇宏麗,遊人登眺題詠刻石甚多。
廟防山 :在城東五十五里。
青羊山 :在城西南三十里。
龐家山 去城八十五里。
鳳凰山 在州西四十里。
交龍山
白山 在州西三十里
甘家山
澗頭山 在州西四十五里。
李牛山 在州西五十里。
劉湖山 在州西五十五里。
陟背山 在州西三十里。
東黃山 在州西北六十里。世傳為黃石公所居,故名。
西黃山 在州西六十里,與東黃山相對,故名。磬石山 ,在州西八十里,與泗水相近。《禹貢》:「泗濱浮磬。」 或以為此山即古取磬之地。
泗河 在州南二里,即泗水。《禹貢》其源出魯汴縣桃墟。其源有四道,由西南過徐,又東過下邳,合沂、武二水,東至清河縣,又會淮水東入海。今為黃流淤塞,入會通河合流,東至宿遷入黃河。城子河 在州北五十里。其源自沂州蘆塘湖,流經營河入武。今武河已淤,城子河微有其跡。曲呂河 在州東二十里,源自壩頭,入洪河,會直河同歸于洄。其流瀠洄,因名。
武河 在州西北五十里。其源出自山東嶧縣馬旺山許家泉,經流偃武鄉入蛤湖,至乾溝口入泗。久為黃流淤塞。
沂河 在州西一里。經沂水縣,流至下邳西南入泗。今為黃河淤塞,至貓兒窩入會通河。按《縣志》:沂河出自㠓山,經沂州沂水縣南流,至受賢鄉,分泒一枝出盧口西流二里許,復分二枝,一經城南會武河二十五里入運,一經官湖,出徐塘口入運。其本枝南流至趙家莊社各溝,亦分二枝,一經砲車,繞廟防山,歸駱馬湖。一經龍池隅頭歸駱湖。二水舊俱由臧家口入運,今以運堤築,俱歸駱湖入運矣
直河 在州東四十里。自求纓湖分泒南流入泗河,直而不迂,故名。今泗已併于黃河,直河淤塞。
洪河 在州東南三十里。見前「曲呂河。」 下營河 在州北一百里。自沂州抱犢涸《泇溝考究》泉流入武河。今武河已淤,營河入運河南流。黃墩河 出自南旺湖,由徐州荊山口至全河汴塘入邳境,歷彭家河分成子河,歸沙溝湖,至貓兒窩入運。
龍化河 :分源泗河,在貓兒窩西南,去城五十里。今淤沒無跡。
西泇口河 在州西北一百五十里,今淤沒漕河 ,即運道自山東臺莊達州,東南歷泇口鎮、徐塘口、貓兒窩、馬莊集、萬家莊、窯灣口,由宿遷皁河口入河。
引河 ,去城二十里,出自沂州抱犢涸,經黃石山泇口,考究泉入運。
黃河 在州南二里。自彭城過邳,南經宿,及海達海。自邳割地,與睢寧河。本不在邳,以歲修夫役,邳人任之,故著《河防》,并存其名於此。
清水河 在州護城隄南董家堂北,中通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