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0 (1700-1725).djvu/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然水本無源,因停注已久,邳州盡為所沉,二郡無不苦之。按《縣志》,清水河即舊黃河,南岸屬睢寧,北岸屬邳州。自順治初年,塘池壩塞,始由今河,而清水河迄今猶存。

隅頭河 在州東十里。自北隄來,沂水所出。鰻湖 在州西北二十里。水自武河洩流,水多生鰻,故名。今淤已久。

蛤湖 在州西北二十五里。自武河洩流,水多生蛤,故名。今淤已久。

官湖 在州北五十里。其源出自沂州蘆塘。湖中有蓮藕菱芡之屬,今淤已久。

漆井 在州北一里,石崇別墅。

項羽井 ,在州西南。《石崇碑》云:「項井在下相城。」 葛洪井 ,在葛嶧山頂,洪煉丹於此。

宿遷縣

馬陵山 去舊治北二里,高十五丈,周迴二里。自山東迤邐八百餘里,至新治基而止,高聳為一邑雄觀。上有玉虛觀,後有極樂庵、華嚴庵。靈傑山 在舊治西北一里,馬陵餘脈也。三台山 在縣北二十里,三峰突聳,勢若連珠。堪輿家以為新縣治之主山云。

張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高二丈,周二里餘。峒峿山 ,在縣北七十里,高百丈許,周迴十五里,漢名。縣上有古洞口,琢石為螭,水自螭口噴出不涸。宋守領張榮屯此山,以拒金人。

釜山 ,去縣三里,其下有普化禪林。

五華峰 在峒峿山南

斗山 在五華山南

塔山 去縣九十里。其山高數丈,周迴十數里。築土城於上,相傳為五代郭彥威屯兵處。峰山 在斗山南,高五十餘丈,峰巒崒嵂,石磴巉巖。明嘉靖二年,建泰山行祠,四方崇祀。朱山在下,相去治西七里,漢朱買臣之別墅也。民耕治日久,止存土阜。有朱山相公行祠。

運河 舊在縣西二十步。濟、汶、沂、泗諸水合流,自直河入境,經小河會黃河,自古城入桃源界。小河 ,在縣南十里,源出汴入泗。

皁河 去河北四十里,出本縣港頭社,下流入泗。以土色黑,故名。

白洋河 在縣南四十里。西南一百二十里通虹縣汴河。巨津瀰漫,望之如洋,故名。

侍丘湖 在縣東十里。周迴三十餘里,水由草狼溝入河,多產魚蝦,為淮北最,一名「東湖。」 上泊水湖 在縣東三十里,由武家溝入河。白鹿湖 在縣西南五十里,由小河入運河。駱馬湖 在縣西北十里,由董家溝、陳瑤溝以入運河。

潼溝湖 ,在縣西北一百里。

雷家湖 在縣西北六十里。

巴頭湖 :在縣西北八十里。

白湖 ,在縣西北九十里。

張皮湖 在縣西北七十里。

丁家湖 在縣西北五十里。

黃龍湖 在縣西五十里。

朱衣湖 在縣西四十里。

滹沱湖 在縣北二里馬陵山西。

茅滋湖 在縣東南二十里。受侍丘湖水,由響水溝流入運河。

埠子湖 在縣西四十里。多出魚蝦,為商賈市利之所。

倉基湖 在縣東南三十里。周迴四十五里。相傳晉石崇建倉貯糧之處,故名。

諸葛湖 在縣治西北八十里。每春月陰晦時,常有城池觀市見出。俗傳諸葛屯兵於此,故名。蓮子湖 在縣三十里運河之西,以其產蓮藕,故名。

管坊湖 在縣北四十里。周迴三十里。歲旱即通車馬,實為青齊要路。伏秋之間,泥淖難行。明萬曆丙申,知縣何東鳳命道人張濟、耆民于嘉仕修路建橋,鋪石其上。

圍田湖 在縣北八十里。

東港頭陂 在縣西北四十里。

西港頭陂 在縣西北三十里。二陂皆積雨所蓄,無洩。

龍泉溝 出峒峿山下,東入沭河,西入皁河。草狼新溝 ,去舊治南三里臨淮門外,洩侍丘湖,兩岸皆民園圃,雜植桃杏諸花。二三月間,紅白掩映,沿流泛舟,可比《蘭亭》之勝。後皆為沙淤塞。明萬曆三年,知縣喻文偉挑濬。

陳窯溝 在縣西二里

戴家陂 在舊治東四十步。中有洲,雖水漲,不